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摇 摇 摇 摇 2015
年
摇
第
5
期
在央企中
,
业绩相对低和业绩下降时
,
设置薪酬委
员会的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度显著高
,
在相对
业绩高和业绩上升时
,
设置薪酬委员会与否没有
差异
,
这是由于央企高管薪酬存在严格管制所致
,
薪酬委员会对于央企高管层薪酬契约的制订在公
司业绩较低的时候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
在地方
国企中
,
当公司业绩相对高和业绩上升时
,
薪酬委
员会的公司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
,
相对业绩较低
和业绩下降时
,
设置薪酬委员会的公司其薪酬业
绩敏感度却更低
,
本文找到地方国企支持
“
经理
人权力理论
冶
的经验证据
。
本文基于自愿设立薪酬委员会的视角考察其
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的影响
,
并且从公司的国
有和非国有产权性质不同
、
国有企业中央企与地
方国企和相对业绩的影响因素来考量
,
对于自愿
设立阶段薪酬委员会设立可能存在自选择性问
题
,
可能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
此外
,
薪酬委员会
自身构成的特征因素
(
如独立性
)
也是影响其发
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
这些将会在未来的研究中继
续深入研究
。
注
摇
释
:
淤 2003
年
11
月
27
日出台了
《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
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 (
国务院国资委令第
2
号
)
开始对中
央企业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
,
并实行
“
年薪制
冶。
国资委
先后在
2006
年
、
2009
年
、
2012
年共四次颁布和修订了该
办法
,
以业绩考核的办法逐步加强
。
对中央企业负责人
考核的指标主要包括年度基本指标和任期基本指标
。
于
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类型数据来自
CSMAR
数
据库中
,
由于
“
年报中公布
冶
的控制人性质数据大量缺失
,
本文选择
CSMAR
数据库中
“
根据股权控制链计算所得
冶
来判断终极控制人性质
。
参考文献
:
[
1
]
Main B G M
,
Johnston J. Remuneration committee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
J
]
.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鄄
search
,
1993
,
23
(
91A
):
351 - 362.
[
2
]
Conyon M J
,
Peck S I. Board control remuneration
committees and top management compensation
[
J
]
.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1998
,
41
(
2
):
46 - 157.
[
3
]
Ogden S
,
Watson R. Remuneration committees and
CEO pay in the UK privatized water industry
[
J
]
. Socio鄄Eco鄄
nomic Review
,
2004
,
2
(
1
):
33 - 63.
[
4
]
Daily C M
,
Johnson J L
,
Ellstrand A E
,
et al.
Compensation committee composi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CEO
compensation
[
J
]
.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1998
,
41
(
2
):
209 - 220.
[
5
]
Newman H A
,
Mozes H A. Do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ensation committee influence CEO compensation practices
[
J
]
. Financial Management
,
1999
,
28
(
3
):
41 -53.
[
6
]
Vafeas N. Further evidence on compensation com鄄
mittee composi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CEO compensation
[
J
]
. Financial Management
,
2003
,
32
(
2
):
53 - 70.
[
7
]
Ronald C A
,
John M B.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CEO and the compensation committee in
structuring executive pay
[
J
]
.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
2003
,
27
(
7
):
1323 - 1348.
[
8
]
Gregory鄄Smith I O. Chief executive pay and remu鄄
neration committee independence
[
J
]
. Bulletin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
2012
,
74
(
4
):
510 - 531.
[
9
]
Guthrie K
,
Sokolowsky J
,
Wan K. CEO compensa鄄
tion and board structure revisited
[
J
]
. The Journal of Fi鄄
nance
,
2012
,
67
(
3
):
1149 - 1168.
[
10
]
Glenn B
,
Helen R. CEO presence on the compen鄄
sation committee
:
a puzzle
[
J
]
.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
2013
,
70
(
12
):
16 - 26.
[
11
]
王欢
.
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的有效性研
究
———
来自沪深两市
A
股的证据
[
J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生学报
,
2008
(
1
)
.
[
12
]
高文亮
,
罗宏
.
薪酬管制
、
薪酬委员会与公司绩
效
[
J
]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1
(
8
)
.
[
13
]
王琨
,
肖星
.
薪酬委员会建立及其独立性对高管
薪酬的影响
[
J
]
.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
2014
(
1
)
.
[
14
]
刘西友
,
韩金红
.
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有效性与
高管薪酬研究
———
基于
“
有效契约论
冶
与
“
管理权力论
冶
的
比较分析
[
J
]
.
投资研究
,
2012
(
6
)
.
[
15
]
沈小燕
,
王跃堂
.
薪酬委员会提高了公司薪酬业
绩敏感度吗
? [
J
]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
2014
(
6
)
.
[
16
]
谢德仁
,
林乐
,
陈运森
.
薪酬委员会独立性与更
高的经理人报酬
—
业绩敏感度
———
基于薪酬辩护假说的
分析和检验
[
J
]
.
管理世界
,
2012
(
1
)
.
[
17
]
江伟
,
刘丹
,
李雯
.
薪酬委员会特征与高管薪酬
契约
———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
J
]
.
会计与经济
研究
,
2013
(
3
)
.
[
18
]
Lewellen W
,
Park T
,
Ro B. Self鄄serving behavior
in managers蒺 discretiona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ecisions
[
J
]
.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1996
,
21
(
1
):
227 - 251.
[
19
]
陆正飞
,
王雄元
,
张鹏
.
国有企业支付了更高的
职工工资吗
? [
J
]
.
经济研究
,
2012
(
3
)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