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 - page 55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摇 摇 摇 摇 2015
年
摇
第
1
期
来说主要指控股股东的两种行为带来的经济后
果
:
一是控股股东为满足自身利益通过各种内部
交易转移资产
,
对其他投资人和公司造成的利益
损失
;
另一个是控股股东通过资金占用稀释股权
,
增加股份占有比例
,
从而给他人带来的利益损失
。
已有的研究充分证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存
在
,
并且公司治理弱
、
法律环境差
、
股权集中度高
,
则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也越大
。
债权人监督在一定程
度上能约束控股股东私利行为
,
能降低控股股东代
理成本
。
而政府控制
、
法律制度环境
、
公司内部治理
对债权人监督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
。
LaPorta
等
(1999)
[4]
研究了
27
个高收入国家
的上市公司
,
发现
64%
的公司中存在大股东控
制
。 Leuz
等
(2003)
[5]
研究指出债务水平和盈余
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随着法律执行和投资者
保护等治理环境因素的完善而减弱
,
内部人通过
盈余管理违背契约的行为得以阻止
,
债权人能发
挥监督作用
。
根据证监会数据显示
,
我国上市公司表现为
明显的大股东控制
。
虽然
,
近年来
,
在解决股权过
于集中问题方面
,
各个层面不断改革
,
但是第一大
股东持股比例仍然很高
。
从第一大股东控股持股
比例均值数来看
淤
,2008
年为
37郾 08% ,2009
年为
37郾 03% ,2010
年为
36郾 67% ,
说明目前我国上市
公司仍表现为典型的大股东控制
,
并且第一大股
东大部分表现为国有控股股东
,
政府控制的痕迹
明显
。
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债权人是国有商业银
行
,
而国有商业银行受政府控制
,
削弱了其实施债
权监督的积极性
。
(
一
)
政府控制及债权人监督对控股股东代
理成本的治理效应
公司第一大投资人的性质不同
,
投资人追求
的利益不同
。
当公司第一大投资人是债权人时
,
为了规避风险保证债权权益的安全
,
管理者会选
择收益低但较为稳健的投资项目
,
放弃高收益
、
高
风险的项目
,
此时
,
股权投资人受到的利益损失是
有限的
。
第一大投资人是股东
,
则投资人为谋求
控制权利益最大化
,
有可能采取资金占用
、
资产替
代
、
投资不充分或是选择净现值为负的项目等
,
以
侵占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
收益被股东获取
,
损失则由债权人承担
,
因此
,
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
益有强烈的动机监督控股股东
。
另外
,
从第一大股权性质来看
,
国有控股和非
国有控股追求的目标不同
,
国有控股公司承担较
多的社会责任
,
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
非国有控股
公司以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
因此国有控股公
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更容易获得政治上的支持
,
占有更多的资源
,
更易获得政府扶持
,
政府控制的
影响较大
,
政府控制可能会加剧控股股东的控制
权私利掠夺
,
因此
,
债权人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
李增泉等
(2004)
[6]
研究发现
,
国有上市公司
控股股东占用资金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
同时还
进一步指出
,
控股股东占用公司的资金与第一大
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呈现倒
“U冶
的关系
,
与其他股
东的持股比例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高雷和
何少华
(2005)
[7]
的研究也发现
,
国有公司和非国
有公司相比
,
国有公司控股股东资金侵占高于非
国有公司
。 Cheung
等
(2006)
[8]
对关联交易的研
究表明
,
政治关系对小股东是不利的
,
在国有公司
,
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受到大股东的侵
害
。
唐清泉等
(2005)
[9]
的研究指出
,
在我国
,
控股大
股东侵占现象较为突出
,
研究还发现股权制衡能起
到抑制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隧道挖掘行为
。
在上述背景下
,
代理冲突的焦点就体现在银
行与股股东之间
。
银行债权人利用其所拥有的专
业化优势
、
信息优势及其法律权利有动机和能力
监督控股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
。
基于以上分析
,
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
H1:
银行债权人监督能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
本
,
相对于非国有公司
,
国有公司银行监督与控股
股东代理成本的关系较强
;
政府控制与银行监督
具有互补效应
。
(
二
)
法律制度环境及债权人监督对控股股
东代理成本的治理效应
已有的研究已充分证明
,
法律环境好的地区
,
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保护好
,
控股股东代理成
本较低
。
在股权相对比较集中的状态下
,
法律制
度环境的对公司治理的作用较大
。
法律制度环境
完善能够抑制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对其他投资人的
利益侵占
,
中小股东法律保护好
、
控股股东现金流
权集中的公司价值较大
。 Denis
和
McConnell
(2003)
[10]
研究表明
,
若法律不能保护中小股东利
益
,
则投资者有强烈的动机成为控股股东
,
同时
,
债权人也会加强对公司的债务制约
。 La Porta
等
·05·
1...,45,46,47,48,49,50,51,52,53,54
56,57,58,59,60,61,62,63,64,6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