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 - page 122

30
2
期 陈胜军
,
李春玲
,
:
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
7摇
稳健性检验
:
回归结果汇总
变量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估计系数
p
值 估计系数
p
值 估计系数
p
Ln
Performance
0郾 107
0郾 000
0郾 127
0郾 000
0郾 222
0郾 000
Lev
- 0郾 045
0郾 089
- 0郾 041
0郾 123
- 0郾 045
0郾 088
Dual
- 0郾 009
0郾 708
- 0郾 011
0郾 668
0郾 888
0郾 001
Lshare
0郾 341
0郾 001
0郾 303
0郾 003
0郾 292
0郾 005
Central
- 0郾 036
0郾 883
- 0郾 043
0郾 862
- 0郾 043
0郾 861
West
0郾 079
0郾 750
0郾 084
0郾 734
0郾 058
0郾 815
Indd
- 0郾 726
0郾 000
- 0郾 742
0郾 000
1郾 876
0郾 259
State
- 0郾 199
0郾 000
- 0郾 194
0郾 000
- 0郾 192
0郾 000
Down
0郾 422
0郾 002
0郾 406
0郾 003
Down
伊 Ln
Performance
- 0郾 020
0郾 006
- 0郾 023
0郾 015
Dual
伊 Ln
Performance
- 0郾 049
0郾 001
Dual
Down
伊 Ln
Performance
0郾 002
0郾 253
Indd
伊 Ln
performance
- 0郾 142
0郾 107
Indd
Down
伊 Ln
Performance
0郾 004
0郾 736
Industry
控制
控制
控制
Year
控制
控制
控制
R
2
0郾 249 3
0郾 252 5
0郾 255 1
F
149郾 56
130郾 33
102郾 72
p
0郾 000 0
0郾 000 0
0郾 000 0
摇 摇 (2)
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粘性
特征
,
并随时间发展呈现不稳定特征
我国非金融
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虽然已经呈现出显著的业绩敏
感性
,
但是这种敏感性存在不对称的特征
,
即业绩上
升时高管薪酬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企业绩效下降时
高管薪酬的减少幅度
,
也叫薪酬粘性
虽然总体上
薪酬粘性得到验证
,
但是根据逐年回归分析
,
发现高
管薪酬的粘性随着时间变化呈现不稳定的特征
(3)
董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粘性没有显著性
影响
董事会的两个特征
:
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
长总经理的两职分离
,
这两者并不能有效降低企
业高管薪酬粘性
,
无法起到强化薪酬契约的作用
这虽与预期不同
,
却从侧面说明了我国非金融类
上市公司董事会在企业治理方面的实际影响能力
有限
,
亟须调整
2郾
政策建议
(1)
建立健全董事会监督制度
本文研究发
,
目前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
已经超过三分之一
,80
%
以上的企业实现了形式
上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
,
这些董事会的
监督制度降低了管理层权利
,
一定程度上控制了
高管薪酬
,
规避了
天价薪酬
的出现
,
但却并不
能有效降低高管的薪酬粘性
这说明我国非金融
类上市公司董事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实际影响有
,
这可能与现实中独立董事往往是和企业利益
相关者关系密切的人担当
,
以及没有真正做到两
职分离有关
这就要求企业股东清醒地认识到两
职分离的重要意义
,
进一步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
,
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2)
加强上市公司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全面
性和透明化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
高管薪酬的很多不合理的地
方也正来源于其信息的隐秘性
,
因此加强高管薪
酬信息披露的透明化
,
使问题暴露于人前
,
也是治
理高管薪酬粘性问题的前提和条件
故证监会应
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薪酬信息披露制度
,
使高管薪
酬的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化和透明化
同时
,
强社会各界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
建议证监会建
立有约束力的信息披露奖惩机制
例如
,
对及时
披露信息的企业给予金色笑脸标志
,
对不及时披
露信息的企业给予黑色哭脸标志甚至停牌
,
以提
醒广大利益相关者
·711·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