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摇 摇 摇 摇 2014
年
摇
第
4
期
要求
,
提高了粮食的物流成本
。
另外
,
由于粮食物
流的特殊性
,
也使粮食交易中
“
粮食所有者
冶
和
“
粮食交易者
冶“
流通服务者
冶
很难分离
,
即粮食流
通中的商流和物流难以分离
,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
降低了粮食的流通效率
。
(
五
)
不完全商品属性
目前
,
粮食在流通中仍然不具备完全的商品
属性
。
这一方面体现为小农户在对接大市场时
只能随行就市
,
没有反映出等价交换这一商品
的内在规定性
。
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政府为了确
保粮食安全
、
粮食增产等目标
,
通过粮食储备
、
收购补贴等非市场手段
,
使粮食商品的自愿让
渡
、
买卖公平等内在规定受到破坏
,
市场机制调
节效果降低
。
综上所述
,
粮食流通特性使其产生了相比工
业品流通的大量额外流通成本
,
这意味着粮食流
通具有高流通成本的天然弱势
。
其成本构成如表
1
所示
。
表
1摇
粮食流通的天然高成本构成
粮食流通特性 额外流通成本
具体成本构成
流通时滞特性 周期性仓储成本
为解决粮食季节性生产
、
全年性消费问题而产生的必要的粮食仓储
成本
空间集散特性 粮食收购成本 将分散在小农户手里的粮食进行集中收购而产生的交易成本
价格机制特性
风险损失成本
粮食生产自组织能力差给农户带来的风险损失
,
也包括不合理的工农
业产品
“
剪刀差
冶
对农户利益的损害
行政干预成本
政府用于确保粮食安全而产生的行政干预成本
,
如粮价补贴
、
减免税
等
,
也包括政策失效带来的整治成本
粮食物流特性 特殊物流成本
为保证粮食使用价值而进行的特殊运输
、
仓储
、
加工
、
配送等产生的物
流成本
不完全商品属性 效率补偿成本 为弥补市场配置资源导致的低效率而产生的补偿成本
摇 摇
注
:
所列成本项目均为相比一般工业品而言的额外流通成本
。
摇 摇
三
、
流通链视角下粮食流通组织创新的三大
现实基点
粮食流通的基本特性表明
,
只有解决好高流
通成本的天然弱势问题
,
才能切实提高我国的粮
食流通效率
。
为此
,
粮食流通组织创新要以解决
“
小农户
冶
和
“
大市场
冶
对接的矛盾为实施基点
,
以
明确政府在粮食流通中的角色地位为保障基点
,
以充分利用现代商业技术和新型流通业态为手段
基点
。
(
一
)
解决农民市场交易主体地位缺失问题
是粮食流通组织创新的实施基点
所谓市场主体是指进入市场进行交换活动的
当事人
,
对交换的商品具有完全占有权
、
支配权
、
收益权和承担经营风险权
,
在交换活动中能够被
公正
、
平等地对待
。
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有效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同时
,
也导致了小农
户与大市场对接的诸多难题
,
如农户的交易规模
小
、
资金短缺
、
缺乏仓储设施
、
信息获取能力与风
险承受能力低等
。
另外
,
受政府非经济手段的收
购
、
储备
、
粮价调控等的影响
,
农户无论是在粮食
生产还是在交换环节都不具备真正的市场主体地
位
。
而粮食流通过程可能因为农民市场交易主体
地位的缺失而引致垄断与低效的发生
[15]
。
因此
,
只有采用各种方式引导海量农户组织起来去对接
市场
,
由市场交易中的
“
弱者
冶
转变为
“
强者
冶,
才
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自由平等地
位
,
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交易主体
。
(
二
)
粮食流通不能放任由市场调节
,
政府宏
观调控的重点应放在弥补粮食流通高成本的天然
弱势上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粮食流通政策
,
都是
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
,
以政府调控为主导
的
[16]
。
在我国
,
近年来由于面临着国际粮商对粮
食市场的控粮布局
、
全球自然灾害增多
、
人口增长
等问题
,
政府调控就显得尤为必要
。
当然
,
单纯依
靠市场调节解决粮食安全
、
粮价稳定
、
粮食增收等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