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 - page 48
第
29
卷
摇
第
4
期 霍
摇
焱
,
高觉民
,
管
摇
利
:
基于流通链视角的现代粮食流通组织创新研究
言
,
流通本身就关系到从生产
、
流通到消费的各个
利益主体
,
因此
,
针对粮食流通组织创新的研究要
关注市场中每一个主体的组织形态以及上下游之
间相互链接形式
。
对此
,Boehlje(1984)
[12]
等就主
张对粮食流通的研究重点要由市场转移到链条的
纵向协调上来
。
针对目前粮食流通组织研究
“
重业态
,
轻链
条
冶
的不足
,
本文拟从流通链的视角展开现代粮
食流通组织创新研究
。
所谓流通链是指为提高流
通效率
、
降低流通成本
,
在遵循商品流通基本规律
的前提下
,
合理构造各流通组织的链接方式
。
流
通链与供应链的概念类似
,
其相同之处在于
,
它们
都是通过整合和优化上下游企业间的商流
、
物流
、
信息流和资金流活动
,
从而达到降低总成本和提
高竞争力的目的
。
其不同之处在于
,(1)
关注链
条阶段不同
。
供应链关注的是包括从原材料供应
商
、
生产商
、
分销商到消费者在内的整个链条
,
而
流通链重点关注从生产商
、
分销商到消费者的链
条
,
即从生产到消费的链条
。 (2)
整合和优化对
象不同
。
供应链侧重于上下游仓储
、
运输的计划
和控制等物流活动
,
而流通链则侧重于上下游组
织类型和链接模式的商流活动
。 (3)
管理的手段
不同
。
供应链主要利用
IT
和信息网络技术来整
合和优化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
流通链则是
在遵循商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
,
对不同流通组织
规模
、
业态形式和流通特点的流通主体构造的规
模相当
、
利益均衡的链接形式
。
一般来说
,
工业品
、
农产品
、
服务品
、
技术品等
在流通中有着不同的流通规律
,
并且流通链的组
织对接也需要遵循组织类型和流通规模相匹配的
原则
。
由于粮食具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
,
其流通更是体现出了独特的流通规律
,
因此
,
针对
粮食流通的相关研究都应以遵循其流通的基本规
律为出发点
,
才能真正解决好粮食流通问题
。
本
文拟以流通链为视角进行研究
,
目的就是为了系
统研究粮食流通的基本特性
,
抓住粮食流通中的
突出问题
,
构造不同的流通组织形式及链接模式
,
以推动粮食流通低成本
、
高效率运行
。
二
、
粮食流通的基本特性
已有文献对粮食的自然属性
、
功能属性
、
政治
属性等均进行了具体陈述
,
但对其在流通过程中
的特性少有分析
。
而粮食的特殊属性和战略地
位
,
使其在流通过程中表现出与一般商品不同的
流通属性
,
具体表现为粮食流通的时滞特性
、
空间
集散特性
、
价格形成机制特性
、
高物流成本特性和
不完全商品属性
。
(
一
)
流通时滞特性
一般而言
,
流通以消灭商品从生产到消费之
间的各种停滞和耽搁为基本功能
,
而粮食由于是
季节性生产
、
全年性消费的商品
,
使得粮食由生产
到进入消费之前应存在必要的停滞以调节生产与
消费的不同步
,
这个时滞就需要仓储过程来调节
。
虽然少数工业品也会因生产或消费的季节性而进
行必要的仓储
,
但粮食仓储却是必要和普遍的
。
由于仓储条件的制约
,
农户往往采取粮食收获后
立即销售的行为
[13]
,
仓储往往由国储库或粮商来
承担
。
这种必要的仓储大大增加了粮食流通
时间
。
(
二
)
空间集散特性
以家庭为单位的粮食生产
,
规模小且具有明
显的地域分散性
,
而粮食消费却又极具分散性
。
这样
,
粮食流通的整个过程就体现了分散
—
集
中
—
分散的集散性
。
而工业品相比粮食来说属于
集中性规模生产
,
其流通过程更多体现的是集中
到分散的过程
,
减少了分散到集中的过程
。
且粮
食流通
“
分散
—
集中
冶
的过程是由海量农户家庭
参与市场交易
,
这种分散的小规模交易使粮食流
通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
。
如没有合理的农户进入
市场的组织形式
,
将无法保障农户的基本利益
。
(
三
)
价格形成机制特性
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使得粮食生产的
自组织功能较差
,
市场自组织功能大打折扣
,
并且
由于农户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
,
经常根据当期市
场价格安排未来的粮食生产
,
必然会导致粮价经
常性地陷入大起大落的循环中
。
如果没有适当的
交易方式
,
就很难避免市场失灵问题
。
另外
,
现行
粮食流通体制借助粮食储备
、
保护价
、
指导价等手
段干预市场
,
更加重了粮价的周期性波动
,
而以牺
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所换取的工业持续增
长
,
也导致了工农业产品
“
剪刀差
冶
[14]
。
(
四
)
高物流成本特性
由于粮食自身特殊的理化性质
,
使其在物流
过程中易出现质变和损耗
,
这就对粮食的运输
、
仓
储
、
加工等方面的物流设施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
·34·
1...,38,39,40,41,42,43,44,45,46,47
49,50,51,52,53,54,55,56,57,5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