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 - page 35
第
30
卷
摇
第
5
期 韦
摇
琦
,
武
摇
亮
:
工业化进程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路径与作用机理
( freight)
作为被解释变量
,
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
衡量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
2郾
解释变量
对各种工业化阶段的划分存在多种判断标
准
,
从霍夫曼
(1931)、
库兹涅茨
(1971)
和钱纳里
(1989)
的标准来看
,
衡量工业化水平最直接有效
的变量是劳动生产率
、
产业结构水平与城市化率
。
考虑到信息技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
本
文还选取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作为一个核心解释
变量
。
社会劳动生产率
(
prod
),
用国内生产总值
(1990
年不变价购买力平价美元
)
除以社会从业
人员总数表示
;
产业结构
(
str
),
用第二和第三产
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
城市化
水平
(
urban
),
用城镇化率来衡量
[17]
,
即各国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
ict
),
用各国每百人上网人数
、
每百人移动电话数
、
每百
人固定电话线路数的几何平均值来表示
。
在其他控制变量的选择上
,
考虑到进出口贸
易对一国物流业的影响
,
把开放程度
(
进出口总
额占
GDP
的比重
,
trade
)
作为控制变量
。
经过对
相关数据进行筛选
,
最后选定
42
个国家
淤
1991—
2013
年的相关数据
,
并对部分国家部分指标的缺
失值进行填补
,
构成平衡面板数据样本
。
(
三
)
计量结果
先来考察
42
国样本层次上工业化进程对物
流业发展的影响
。
从表
1
给出的
GMM
估计结果
看
,
社会劳动生产率
、
产业结构和信息技术水平对
物流业发展量的影响为正
,
且后两者在统计上显
著
。
社会劳动生产率虽没在数理统计结果上达到
显著
,
但正向促进作用确实存在
,
相对于产业结构
与信息技术而言地位较弱
。
城市化水平对物流业
发展量的影响显著为负
,
说明城市化的发展存在
瓶颈期
,
规模虽在扩张
,
但是效率低下
,
规划存在
短视行为
,
城市化过程中的交通问题
、
人员的规模
扩大而质量不足等已然影响到了物流业的发展
。
开放程度除与信息化水平组合回归时呈现出对物
流业的负关系
,
在其他的回归中
,
基本表现出对物
流业的正影响
,
且在统计上显著
。 AR(2)
的
p
值
全部大于
0郾 1,
说明估计方程的误差项不存在二
阶序列相关
。
同时
,Sargan
过度识别检验的
p
值
均显著大于
0郾 1,
也说明了模型设定的合理性和
工具变量的有效性
[18]
。
可见
,
在
42
国样本层次
表
1摇
工业化进程与物流业发展
:
42
国样本数据的估计结果
被解释
变量
Lnfreight
(
1
)
(
2
)
(
3
)
(
4
)
L. Lnfreight
1郾 005
**
0郾 971
**
1郾 019
**
0郾 948
**
(
0郾 003
) (
0郾 006
) (
0郾 005
) (
0郾 004
)
Lnprod
0郾 008
(
0郾 006
)
Lnstr
0郾 570
**
(
0郾 048
)
Lnurban
-0郾 404
**
(
0郾 042
)
Lnict
0郾 034
**
(
0郾 002
)
Lntrade
0郾 032
**
0郾 000 0郾 045
**
-0郾 164
**
(
0郾 006
) (
0郾 009
) (
0郾 008
) (
0郾 010
)
_
cons
-0郾 115
**
-2郾 234
**
1郾 311
**
1郾 194
**
(
0郾 043
) (
0郾 167
) (
0郾 115
) (
0郾 054
)
观察值
924
924
924
924
AR
(
2
)
p
值
a
0郾 252
0郾 130
0郾 265
0郾 165
Sargan
检验
p
值
b
0郾 999
0郾 999
0郾 999
0郾 999
摇 摇
注
:
***
表示在
1%
的水平下显著
;
括号内为标准差
。
a
表示零
假设为差分后的残差项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
;
b
表示
Sangan
检验
的零假设为过度识别检验是有效的
。
L.
表示滞后一期
。
上的估计结果与前文的理论阐释相符
。
劳动生产
率
、
产业结构和信息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
物流业发展
,
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大
。
城市化水平
对物流业发展具有负向作用
,
说明样本大多数国
家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
,
城市化的规模效应逐渐
被交通
、
人才等效率因素阻碍
,
需采取措施实现过
渡
。
之后通过样本的分类也证实了这一点
。
接下来按照世界银行的国家分类标准
,
将
42
个国家分为中低收入及以下国家
、
中高收入及以
上国家两类
。
类似钱纳里
、
西姆斯
(1969)
以人均
GDP
判断工业化水平
,
这里的两种分类在一定程
度上也分别近似代表了工业化中前期
、
工业化中
后期及以后的工业化与物流业特征
。
表
2
的回归
结果显示
,
在工业化中前期
(
对应中低及以下收
入组
),
物流业量的发展主要由社会劳动生产率
·53·
I...,25,26,27,28,29,30,31,32,33,34
36,37,38,39,40,41,42,43,44,4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