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 - page 20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摇 摇 摇 摇 2015
4
1988—2007
年的城镇收入水平和收入构成的变
化情况
其中的变化及其原因在其他文献中已经
被详细介绍
总的来说
,
过去二十多年来的收入
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平均收入水平不
断增加
;
工资性收入占比逐渐下降
,
经营性收入和财
产性收入占比逐渐增加
;
按照基尼系数衡量的城镇
内部收入差距逐渐增强
不过
,
结合
中国统计年
》(2013)
的结果
,
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在
2008
年之
后似乎有下降的趋势
(
见图
1)。
主要原因是城镇收
入最低组的收入增加率明显快于高收入组
1摇 2003
2012
年不同收入组城镇居民名义增长率
数据来源
:《
中国统计年鉴
》(2013)。
(
)
我国的个税制度及其核算
我国最早从
1980
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1980
9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
得税法
并同时公布实施
经过多次修改
,
1994
1
1
日开始执行统一以后的
个人所
得税法
》 (
岳树民等
,2010)
[22]
这一时期主要
是对我国个税税法进行不断地完善过程
,
由于
是从
1980
年开始的
,
本文简称为
“ 1980
年税
冶 。
后来又进行了多次修正
,
例如
2005
10
,
将工薪所得的免征额从
800
元提高到
1 600
,
并于
2006
1
月开始执行
;2007
12
29
日将工薪所得的免征额再次提高到
2 000
,
2008
年开始执行
;2011
6
月将工薪所得的免
征额提高到
3 500
,
工薪所得税的税率组由原
来的九组改为七组
,
工商所得的税率结构也进
行了调整
本文根据相应制度的执行年份分别
将它们简称为
“2006
年税制
冶 “2008
年税制
“2011
年税制
冶 。
关于各版税制的具体规定可
以参考相应的税法文件
岳希明
徐静
(2012)
[5]
根据数据验证了住户
调查中直接汇报的个税数值存在低估
本文关于
个人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与岳希明
徐静
(2012)
[5]
的类似
,
直接根据分项收入核算得到
,
而不是被调
查者自己报告的个税税额
,
并结合
税法
》 (
中国
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3)
[23]
规定进行了少量调整
在此基础上
,
分别按照
1980
、2006
、2008
年和
2011
年四套税制计算了不同年份数据的相应税收
不同税制在不同时期的再分配效果
根据四个年份数据和四类税制的具体规定
,
以及本文介绍的反事实模拟
A、B
C,
本文得
到四个代表性年份个税税制的再分配效果估算
,
不同税制在不同年份的反事实再分配效果
估计值
(
见表
3) ,
以及按不同年份收入分布特征
(
平均收入
收入构成和收入差距
)
调整的反事
实再分配效果估计结果
在此基础上
,
可进一
步推算收入分布
(
平均收入
收入构成和收入差
)
和税制各自带来的影响份额
(
见表
4) 。
算方法是
:
假定在
2007
年实行了
2006
年税制
2008
年税制或
2011
年税制
,
2007
年数据根
据假定税制得到的
MT
指数
,
1988
年城镇数
据根据
1980
年税制计算的
MT
指数之差作为再
分配效果总变化
收入分布引起的总变化均采
1980
年税制但收入分布从
1988
年变化为
2007
年的
MT
总变化
,
结果见表
3。
其中
,
平均
收入
收入构成和收入差距引起的变化是在
1980
年税制下
,
分别仅考虑平均收入增加
收入
构成变动和收入差距变动带来的
MT
指数变化
具体结果来自模拟
A、
模拟
B
和模拟
C。
对于收
入差距的调整中仅对数据划分一千个等分组
,
结果可能存在低估
,
但低估程度不会很大
文还将收入分布引起的
MT
指数总变化中扣除
以上三个分项得到的余项作为其他因素的影
,
用于反映收入分布变化中难以观测的形状
或排序变动
同时
,
2007
年数据为基础
,
2006
、2008
年和
2011
年税制得到的
MT
指数
与用
1980
年税制得到的
MT
指数之差作为税制
引起的变化
为了保证结果稳健性
,
使用多组
纯理论收入分布反复模拟了上述过程
由于篇
幅所限
,
这里没有报告具体结果
可喜的是
,
理论分布模拟的结果与三个假说的预期基本一
总的来说有如下发现
·02·
I...,10,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30,...127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