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卷
摇
第
4
期
詹
摇
鹏
: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果分析
续表
1摇
模拟
目的
反事实设置
C
验证假说
(
3
),
测算收入不平等
不同的影响
将
1988
年
、
1995
年
、
2002
年和
2007
年的收入分布等分为
1 000
组
,
分别
调整
2007
年各分组的平均收入缩放至
1988
年
、
1995
年和
2002
年相应
等分组的平均值
,
并进一步调整整体平均收入
,
使其等于
2007
年的实际
平均收入
。
为了更完整地观察
,
将
2007
年城镇收入分布的每个千等分
组分别缩小一定倍数
(
6 伊 G02 / G07
倍
、
4 伊 G02 / G07
倍和
2 伊 G02 / G07
倍
)
和扩大一定倍数
(
G07 / G02
倍
、
2 伊 G07 / G02
倍
、
4 伊 G07 / G02
倍和
6
伊 G07 / G02
倍
),
进行相同模拟
。
G07 / G02
表示
2007
年和
2002
年千等
分组各组平均值之比
。
所有模拟数据的加权平均收入都调整至一致
D
可能的趋势
(
1
):
所有人的收入
水平稳定增加
,
仅考虑平均收入
不断变化的结果
2007
年整体收入水平按照过去的增长速度等比例增加
E
可能的趋势
(
2
):
不同来源的收
入分别稳定增加
,
考虑了平均收
入和收入构成在未来不断变化
的结果
2007
年不同来源的收入按照过去
10
年的增长速度分别等比例增加
F
可能的趋势
(
3
):
收入不平等稳定
变化
,
考虑了平均收入和收入不
平等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结果
2007
年不同收入组的收入按照过去
10
年的增长速度分别等比例增加
三
、
数据与个税的核算
(
一
)
数据及收入分布变动特征
本文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来自中国家庭收入调
查
(CHIP)
团队从
1988
年至今的工作成果
。
该项
目在
1989
年初
、1996
年初
、2003
年初和
2008
年
初进行了四次全国性的收入调查
,
分别调查了
1988
年
、1995
年
、2002
年和
2007
年的全国收入
情况
。
这几次调查是由中外研究者共同组织
、
在
国家统计局的协助下完成
。
关于这四次调查的具
体信息
,
可以在这些文献中找到更加详细的介
绍
[15 - 18]
。
为了让结果有更好的代表性
,
本文分别
对四次调查样本进行了加权
榆
。
很多文献详细讨论过平均收入水平
、
收入构
成和收入差距相关问题
[1,15 - 21]
。
表
2
报告了
表
2摇
四个年份全国城镇收入水平和收入构成
年份
人均
总收入
/
元
人均工资性
收入
/
元
人均经营性
收入
/
元
人均财产性
收入
/
元
基尼
系数
1988
1 447郾 99
1 204郾 48
17郾 13
13郾 49
0郾 24
绝对值
1995
5 593郾 76
4 380郾 75
47郾 15
107郾 49
0郾 31
2002
8 663郾 67
6 549郾 96
317郾 36
48郾 61
0郾 33
2007
17 238郾 32
12 027郾 75
1 372郾 35
169郾 07
0郾 35
年份
人均
总收入
/ %
人均工资性
收入
/ %
人均经营性
收入
/ %
人均财产性
收入
/ %
基尼
系数
1988
100郾 00
83郾 18
1郾 18
0郾 93
与总收入之比
1995
100郾 00
78郾 31
0郾 84
1郾 92
2002
100郾 00
75郾 60
3郾 66
0郾 56
2007
100郾 00
69郾 77
7郾 96
0郾 98
摇 摇
注
:
根据四次
CHIP
城镇数据计算得到
。
其他学者
[
15 -18
]
也采用同样数据计算了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的有关指标
,
但
与本文存在如下差异
,(
1
)
由于本文主要是比较四个年份之间的收入水平和收入构成
,
主要用来考察个人所得税情况
,
对数据和权重处理方式略有差异
;(
2
)
本文主要采用国家统计局的收入定义
,
没有考虑实物收入和自有住房租金等信
息
,
而前述四部专著主要采用卡恩收入定义
,
所以本文的计算结果更接近统计局公布的收入值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