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卷
摇
第
3
期 吴
摇
强
,
刘
摇
静
:
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图解量化研究
三
、
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系数的测算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
,
分别
对
31
个行政区的
10
个二级指标进行客观赋权
,
根据主成分得分计算出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系
数
,
再根据中位数原则得出调整后的基本公共服
务需求成本差异系数
。
1郾
指标体系描述
空间人口指标
。
人口密度反映了各地区人口
分布的疏密程度
,
由单位区域面积上居住的人口
数来表示
,
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呈倒
U
型关
系
。
目前
,
我国尚处于倒
U
型的前半部分
,
因此
,
地区人口密度越高
,
成本越低
;
交通密度反应各地
区路面以及交通覆盖情况
,
交通密度较大的地区
,
不仅可以节约该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运输支出
成本
,
还可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
。
经济水平指标
。
主要以各地区人均
GDP
来
表示
,
反映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和提供公共服务能
力差异
;
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公共管
理水平和社会组织程度的重要标志
,
反映地区经
济发展阶段差异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当期
劳务和商品的价格总水平
,
物价水平越高的地区
,
基本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也越高
。
跨区服务指标
。
这项指标可能对相邻地区带
来正或负的外部性
,
所以这项指标具有外溢性
。
国防和公共安全与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呈现正
相关的关系
,
不同地区对其贡献大小不同
,
贡献大的
地区应该得到相应补偿
;
环境保护指标反映各地区
环境保护差异
,
达标率高的地区应该得到相应补偿
。
科教卫生指标
。
教育指标反映各地区教育水
平
、
教育资源以及人口学历构成
;
科技指标反映各
地区现有的科技状况和支出需求
;
医疗卫生指标
反映各地区医疗水平差异
(
见表
2)。
表
2摇
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代码
指标名称
指标计算方法
空间人口
X
11
人口密度
各地区总人口
/
该省市区面积
X
12
交通密度
各地区公路
、
水路
、
航空总里程
/
该省市区面积
X
21
收入
各地区人均
GDP
收入
经济水平
X
22
城镇化率
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X
2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跨区服务
X
31
国防和公共安全 各地区对国防和公共安全的贡献大小分为
1
、
2
、
3
级
X
32
环境保护
各地区空气
(
水
)
污染达标率
X
41
教育
各地区每年毕业生数与该省市人口的比率
科教卫生
X
42
科技
人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
X
43
医疗卫生
各地区每千人床位数
摇 摇 2郾
成本差异系数模型的构建以及测算
设有
m
个评价样本
,
n
项成本差异指标
,
其中
,
m
=31,
代表全国
31
个省
(
市
、
自治区
),
n
= 10,
代表
10
项二级成本指标
。
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
异综合评价主要通过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
依据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
通过坐标变换
的手段
,
对原有的多个相关变量进行线性变换
,
从
而转化为另外一组不相关的变量
,
转化后的变量
即为公共因子
。
找出能够控制所有变量的公共因
子
,
将每个指标表示成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
,
反映
原始变量和公共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
。
对于某一
具体问题的研究
,
原始变量就可以分解成两部分
之和的形式
,
一部分是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
子
,
另一部分是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线性函数
,
因
此
,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如下
:
X
1
=
琢
11
F
1
+
琢
12
F
2
+ … +
琢
1
r
F
r
+
着
1
X
2
=
琢
21
F
1
+
琢
22
F
2
+ … +
琢
2
r
F
r
+
着
2
摇 摇 摇 左
X
n
=
琢
n
1
F
1
+
琢
n
2
F
2
+ … +
琢
nr
F
r
+
着
ì
î
í
ï
ïï
ï
ï
n
(3)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