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P. 57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2019 年摇 第 5 期

   率;TOBINQ,托宾 Q 值;LnCOMP,前三名高管货                   本,进行双重差分回归分析。 匹配样本的 DID 回

   币薪酬总额的对数;LSHR,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归结果如表 5 中的第 2 列和第 4 列所示,Extra鄄
   然后,采用无放回的最邻近匹配方法,一对一进行                          Gain 伊 POLICY 伊 STATE 的系数仍然显著为负,再
   控制组的选取和匹配;最终,基于匹配得到的样                           次证实了原假设。

                                        表 5摇 稳健性检验结果

                                          窗口期:2 年                         窗口期:3 年
           因变量:UN_CE                   (1)              (2)             (3)             (4)
                               选择地方国企作为对照组              PSM     选择地方国企作为对照组             PSM
                                            **              **              **               *
                                     - 0郾 663 3      - 0郾 663 3      - 0郾 690 7       - 0郾 482 4
    ExtraGain 伊 POLICY 伊 STATE
                                    ( - 2郾 370 6)   ( - 2郾 370 6)    ( - 2郾 144 4)   ( - 1郾 762 3)
                                                                            *
                                      0郾 592 7        0郾 592 7        0郾 998 4         0郾 028 9
    ExtraLoss 伊 POLICY 伊 STATE
                                     (1郾 166 3)      (1郾 166 3)       (1郾 803 4)      (0郾 055 9)
    其他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公司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样本量                                2 359           1 456           3 552            1 932
     2
    R                                 0郾 054 9        0郾 039 7         0郾 048 4        0郾 049 0
                *
   摇 摇 注:  *** 、  ** 和 分别表示在 1% 、5% 和 10% 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 T 值。
   摇 摇 2郾 平行趋势检验                                   策实施之前,央企并未呈现出会计科目归类操纵
       双重差分的前提条件是要满足平行趋势假                          行为;而 Post_1 伊 ExtraGain 伊 STAE、Post_2 伊 Ex鄄
                                     [29] ,按照政
   设。 因此,本文参考 Roberts & Whited                     traGain 伊 STATE 的系数均显著为负,分别在 1%
   策实施前后的时间段考察了政策实施效果的时间                           和 10% 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业绩考核办法实施
   趋势。 以 2005—2009 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                    后,央企有动机通过会计科目归类操纵来提高营
   本文分别设置了 4 个时间虚拟变量:Pre_2、Pre_                    业利润。 平行趋势检验表明,本文结果并非源于
   1、Post_1、Post_2。 如果观测值是考核办法实施的                  时间趋势效应。
   前 2 年(2005 年)和前 1 年(2006 年),则 Pre_2 和               五、进一步检验
   Pre_1 取值为1,否则为0;同理定义了 Post_1、Post_2。                (一)主营业务好转解释的排除
   然后,本文将上述虚拟变量分别与 ExtraGain 伊                         前面的回归结果表明,央企业绩考核方法变
   STATE 进行交互。 图 1 描绘了交互项系数的变                      更以后,相对于非央企,央企营业外收入减少的同
   化。 如图 1 所示,在政策实施之前,Pre_2 伊 Extra鄄               时,异常营业利润增加,即央企很有可能进行了会
   Gain 伊 STAE、Pre_1 伊 ExtraGain 伊 STATE 这两个交      计科目归类操纵。 然而,对此现象的另一种可能
   互变量的系数均与 0 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在政
                                                   解释是央企业绩考核方法出台后,央企确实立足
                                                   主业,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或者细心经营主业导致
                                                   经常性损益增加。 然而,如果确实是真实的经济
                                                   活动导致营业利润上升,那么这种主营业务好转
                                                   的行为应该具有较高的持续性,即下一年的经常
                                                   性损益应该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但如果经常性损
                                                   益的好转是源于损益科目归类操纵,即源于将营
                                                   业外收入归类为营业利润,由于下一年度营业外
                                                   收入未必能够归类为营业利润,本文预计下一年
           图 1摇 会计科目归类操纵的动态变化
                                                   度营业利润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可能性较低。 借

    · 5 2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