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27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2020 年摇 第 5 期
互联网民主为核心要义,秉承人民当家作主的决 快构建绿色、公益、和谐、友善的互联网交易环境。
策性价值追求,全面发挥闲鱼平台内个体用户的 2郾 秉承便民利民惠民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实
主体权利。 既能让每位用户以“买家冶 或“卖家冶 现解纷思维的现代化范式转变
身份亲身经历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平交易,又能让 非司法 ODR 的建设初衷是依托信息化与现
其以“评审员冶 身份切身行使交易纠纷的正义评 代化技术手段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解
判。 通过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发现,其陪审团式 纷模式。 然而,随着非司法 ODR 在我国不断地创
ODR 是可以有效化解绝大多数的平台内部交易 新与完善,逐渐显现出更多便民利民惠民的解纷
纠纷,可以深度检验互联网环境下的民主正义观 优势。 首先,非司法 ODR 的介入要求降低了多元
念,还可以高效证成非司法 ODR 对互联网司法经 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准入门槛。 当事人免去了诉诸
验规则、制度模式和实体建树的探索要义。 司法审判的烦琐与严谨,省去了传统调解的物理
(三)社会维度:多元纠纷的非诉福祉建设 流程;直接借助互联网解纷平台提供的 ODR 服务
1郾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易采集性特征,解析 就能轻松实现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让纠纷当事
我国非司法 ODR 的发展态势 人再次发现了一条更易于通往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基于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数据易采集特性,凡 的正义道路。 其次,非司法 ODR 的探索创制拉近
通过非司法 ODR 解决的纠纷案件均可对其数据 了网民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纵向距离。 网民行为与
信息进行数量化、类型化和渠道化的综合性统计 国家治理看似相距甚远,实际近在咫尺。 非司法
和趋势性分析。 换言之,非司法 ODR 在发挥其解 ODR 作为我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经验前
纷功能的同时,还可借助大数据的留痕功能,全面 提和执行参照,其规则、制度和模式的拟定与实施
地统计由其程序解决的各省、市、县、乡、村范围内 均需要积累庞大的网民参与行为才能实现稳步推
的矛盾纠纷数量、类型范畴、标的额大小、纠纷所 进与逐步完善;更是基于每个独立的行为主体通
在地等详细情况。 再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 过一次次的参与观察式探索,才能造就更符合我
术,ODR 背后的数据可以轻松地通过量化统计解 国国情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 因此,非
析出我国当前涉网纠纷的发展趋势和突出的矛盾 司法 ODR 高效便捷的解纷模式背后,映射出的是
样态;还可以依据不同模式的非司法 ODR 解纷情 我国网民对国家治理体系探索的众志成城与默默
况,分析并总结出一套具有明细化的“涉网矛盾 奉献。 最后,非司法 ODR 的创新实践促进了网民
纠纷类型———非司法 ODR 解纷模式冶 经验性参 化解纠纷的思维范式转变。 从婉转和谐的无讼思
考体系,为未来更多的非司法 ODR 组织机构提供 维到权威法定的审判思维,是社会、经济、文化的
一套精准、高效且符合我国互联网治理模式的参 高速发展不断影响着多数人在解决矛盾纠纷时的
考性建议基准,以整体提升非司法 ODR 在我国实 思维方式转变。 同理,非司法 ODR 的多元模式与
践应用中的公平执行标准与正义解纷效能。 实践应用让我国网民开拓了信息化与现代化技术
闲鱼小法庭积极响应互联网信息采集工作, 下解纷思维的范式维度,既可理解为依托互联网
严格要求平台内的交易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加强 应用技术实现私力救济(或公力救济)解决线上、
平台内、用户间交易的安全保障功能。 实名认证 线下矛盾纠纷的非司法 ODR(或司法 ODR)思维
功能从根本上保障了用户的主体真实性,让每笔 范式,也可理解为依托互联网应用技术实现矛盾
线上交易不再是互联网昵称之间的虚拟交易,而 纠纷源头治理的 ODR 思维范式。 该思维范式的
是现实生活中两位独立主体真实交易的线上化表 转变能够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形势,有效履行现
现形式。 实名认证功能可以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大 代化的治理模式,充分促成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
数据的易采集、易整合、易分析、易存储等功能,让 进而加快推动便民利民惠民政策成为实现“线上
平台与用户更精准地掌握每个独立主体的使用习 纠纷线上解决冶互联网治理愿景的有效支撑。
惯、交易评价及个人信誉等信息数据,从而加强用 闲鱼小法庭同样以一种便民利民惠民的非司
户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减少个人卖家利用互联网 法 ODR 模式间接地发挥着转变用户化解矛盾纠
的虚拟性进行网络诈骗等不法交易行为,进而加 纷思维范式的辅助作用。 闲鱼小法庭从用户最基
· 1 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