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P. 87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2020 年摇 第 4 期

   在的竞争性假设———“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冶 假设                         免了中小股东“搭便车冶所造成的监督不足。

   和“过度监督抑制效应冶假设进行了排除性检验,                              2郾 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因果推断的准确性。                                   鉴于企业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学术界围绕企
       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                        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讨。
   本文的研究从股权结构的角度拓展了企业生产率                           现有研究表明,产业政策           [2] 、制度质量   [3]  、税收  [4]
   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公司治理因素的相关文献,同                          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生产率。 同时,在

   时深化了对大股东持股经济后果的认识。 第二,                          现代公司组织结构中,由于外部投资者与企业内
   尽管叶彬、任佩瑜        [7]  也考察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生               部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此时如
                               [8]  的研究表明,企        何协调企业内部人的个人私利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产率的影响,但 Demsetz & Lehn
   业的股权结构是一个内生变量,它本身是由企业                           也会深刻影响企业生产率。 因此,近年来从公司
   特征、市场特征等变量共同决定的。 本文利用工                          治理层面考察企业生产率的文献也相继出现。 例
   具变量法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领域所面临的内生性                           如,现有研究认为,高管权益工资               [5]  、家族管理  [6]
   问题,进而建立起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生产                           等都是影响企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率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本文还利用分组检验                              3郾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法对“监督效应冶假设做出检验,考察在不同外部                              从上述两方面文献可以了解:一方面,现有文
   监督环境下,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生产率的                           献对于大股东持股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
   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由此形成了关于二者关系的                           司治理方面,而忽视了对企业生产率的考察;另一
   完整逻辑链条。                                         方面,对企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遵循从宏观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到微观的研究思路,然而较少从股权结构的角度
       (一)文献综述                                     考察如何激励企业提升生产率。 以上文献的缺憾
       1郾 大股东持股的经济后果                               与企业生产率的重要性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动
       现有文献对大股东持股的经济后果考察主要                         机。 同时,本文认为,由于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
   集中在公司治理方面,且多数文献对大股东的作                           外部投资者无法观测到公司管理层的所有行动,
                               [9]  认为,随着持股        管理层对于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具有信息优势,这
   用持否定态度。 例如,Wu et al.
   比例的上升,控股股东有可能出于逐利动机而构                           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会使企业管理层
                                [10]  发现,在股权       有强烈动机逃避创新等必要的风险承担行为,由
   建控制性资源;Shleifer & Vishny
   高度集中的企业中,控股股东以牺牲中小股东为                           此抑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而较低的生产率会严
   代价的私利侵占行为是主要的代理问题;Johnson                       重削弱企业长期价值,此时企业大股东为了自身
   et al.  [11]  的研究也表明,在缺乏制衡机制的情形                 利益,更可能表现出积极的“监督效应冶,而不是
   下,控股股东更可能通过资产回购、资源转移等方                          “私利侵占效应冶。 因此,本文依据大股东持股的
   式“掏空冶企业。 并且,现有文献还发现大股东通                         相关理论,提出大股东持股影响企业生产率的
   过“私利侵占效应冶 降低企业管理层的薪酬业绩                          “监督效应冶假设。
   敏感性   [12] 、提高企业盈余管理程度         [13] 、抑制企业           (二)研究假设
   业绩提升    [14]  等。 上述文献意味着,较为分散的股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会通过“监督效应冶来提升
   权结构更有利于其他股东监督控股股东                   [15 - 16]  ,从  企业生产率。 一般而言,作为企业的控股股东,随

   而抑制控股股东滥用其控制能力随意分配资源。                           着其持股比例的上升,将可能更有动机和能力监督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大股东持股的积极影响。 例                          管理层,从而有效缓解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存
                        [17]  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           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的
   如,Claessens & Djankov
   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                           提高。 具体来讲,在企业股权较为分散时,没有一
   的代理冲突;孙兆斌         [18]  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考察             个绝对意义的控股股东,每一个股东只能从股权中
   中也发现,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控股股                          获得较少的收益,导致股东对企业经理人的监督成
   东及其代表将更可能直接参与企业决策,由此避                           本远远高于监督收益,此时企业股东可能发生“搭

    · 8 2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