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P. 63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2019 年摇 第 5 期
者利益,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但 历的总经理相比,拥有从军经历的董事长对企业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盈余管理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
仍然突出,使得高管操纵盈余现象无法根除。 基 在非国有企业以及位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
于高层阶梯理论 [2] ,高层管理者构成了企业的关 业,高管从军经历发挥的抑制效应更为突出。 本
[3] 研究发现,企业 文可能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基
键决策主体。 Patelli & Pedrini
行为和决策受管理者的背景特征、个人经历、高管 于从军高管特有的价值观和自我约束力对盈余管
价值观的影响,这也会影响整个企业的道德气候。 理的抑制作用,本文从管理者自律效应和个体道
如若管理者自身道德标准低下,不恪守原则、自我 德约束的角度丰富了现有的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
约束,则很容易出于谋私利的动机操纵会计盈余。 研究。 第二,已有文献考察了从军经历对管理者
已有文献从性别视角 [4 - 5] 、海外经历 [6] 、心理因 融资偏好 [13] 、并购行为 [14] 、慈善活动 [15] 、社会责
素 [7] 等方面考察了决策主体对企业盈余管理行 任履行情况 [16] ,以及对从军高管所在企业政府补
为的影响,鲜有文献系统研究管理者从军经历对 助 [17] 、审计收费 [18] 的影响,鲜有文献系统地研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 究从军经历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 本文
在转型经济时期的中国,正式制度仍有待完 拓展了从军经历在中国本土制度环境下的管理
善,法与金融体系仍不够健全,结合我国特殊的政 者自律效应研究,为完善中国特殊制度环境下
治制度背景,公司内外部制度治理不够完善的情 的公司治理提供了参考。 第三,退役不褪色,诚
况下,研究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约束力 实、正直、忠诚是军人本色,退役军人是重要的
更有必要。 基于此,学术界也开始关注非正式制 人力资本,发挥退役军人自身优势也可以优化
度的治理效应以及“文化和金融冶领域的研究 [8] 。 企业经营管理,助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本文为
陈冬华等 [9] 发现,宗教信仰可以发挥替代作用抑 国家制定优先扶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
制企业包括盈余管理在内的违规行为。 戴亦一 提供了证据支持。
等 [10] 认为,民营企业董事长的党员身份可以作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正式制度的替代减少管理层违规决策。 企业的诚 高层阶梯理论和管理者特质研究都发现,管
信文化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熏陶影响管理者,指导 理者个人特征和早期经历对公司决策和企业行为
和约束管理者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 败德行为会 有重要影响 [19] 。 参军对个人来说是人生的重要
使企业管理当局产生负罪感,考虑到有违社会规 转折点,部队的艰苦训练,特殊的军队文化,长期
范、道德标准、公众信任的心理成本,公司高管更 的思想教育熏陶都会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这
倾向于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11] 。 公司治理的内外 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其个人价值观、道德观念、风险
部制度建设只是制约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必要条 偏好的形成,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个体后期成
件,而个人固有道德品质的软约束具有惯性,会显 为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和管理风格,从而作用于企
著而持续地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12] 。 在正式 业行为,影响公司业绩。 最初的从军经历文献多
制度治理效应边际递减的情况下,更需关注高管 来源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研究对象大多是经
内在道德品性的溢出效应。 因此本文拟从决策主 历过战争的美国退伍军人。 研究发现战争经历容
体自我约束型治理的角度出发,检验从军经历烙 易使人抑郁、焦虑,回归正常生活后个体易患上应
印于管理者的道德品性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 激障碍等心理疾病,因而从军经历会影响个体的
影响。 行事风格、风险偏好,决策时更为冒险激进 [20] 。
本文以 2012—2017 年我国 A 股上市公司为 军旅生活形成的领导力则有利于培养个体面对压
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从军经历对企业盈余 力和危机时其科学的决断能力,而这种决策抗压
管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管从军经历能够显著 能力很难在军营以外获得,因而沃尔玛、通用电气
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进一步区分盈余操纵方向发 等 500 强企业有专门的项目招募从伊拉克和阿富
现,无论是向下操纵盈余还是向上操纵盈余,高管 汗战场归来的退役军人担任公司高管,试图解决
从军经历都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 与拥有从军经 管理层缺乏领导力和奉献精神的问题 [21] 。
· 5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