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201903
P. 113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2019 年摇 第 3 期
分配公平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政府制定科学 (二)收入流动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
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向上有序流动,缩 收入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其收
小收入分配不平等,提高分配公平满意度具有重 入份额或所在的收入等级发生变动的过程。 代际
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收入流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居民家庭长期收入差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距的变化趋势 [13] 。 Fischer [14] 从代际收入弹性的
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是指居民对收入分配是 角度来度量社会流动与个人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否公平的心理认知与主观评价 [9] 。 根据社会流 发现两者是正相关的。 Cl佴ment [15] 研究发现中国
动的具体范畴,理论界对户籍流动、收入流动、教 农村地区有很强的收入流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
育流动、职业流动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之间的 缓解了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 一般而言,获益较
关系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其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多的个体或群体更认同现有的收入分配方式是公
(一)户籍流动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 平的,个体的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水平越高,其分
户籍流动是指居民户籍从农业户口向非农业 配公平满意度越高 [16] 。 笔者认为,收入流动是一
户口转变的过程(在我国很少出现反向流动的情 种机会公平的测度,收入流动性越强,人们凭借自
况),主要分为代内户籍流动与代际户籍流动。 己的努力缩小收入不平等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分
在我国城乡分割的制度下,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 配公平满意度也越高。 理论界在探讨收入流动与
流动人口形成特定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经济地位 分配公平满意度关系时,主要分析代际收入流动
和收入分配公平有不同的认知 [10] 。 有学者认为, 对子辈分配公平满意度的影响,很少涉及代内收
相对于农业户口,获得城镇户口的居民享有更多 入流动对分配公平满意度的影响;没有涉及绝对
的机会,获得更高的职业地位和经济地位,因此经 收入、相对收入、收入流动与户籍、收入等级的交
历户籍流动的居民具有更强的分配公平感 [11] 。 互作用。 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而有学者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认为户籍流动对 假设 2:收入向上流动对收入分配公平满意
人们的分配公平感起到反向作用,那些经历了户 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收入流动与其他变量的交互
籍流动的居民,产生了较强的分配不公平感。 其 项对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
原因在于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个体,他 (三)教育流动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
们往往以周围城镇居民作为参照群体,从而造成 教育流动一般指向上流动(不会出现反向流
他们客观地位的向上流动和主观地位的向下流 动的情况),即个体从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向较高
动 [12] 。 长期以来,我国各种资源分配主要向城市 的受教育程度转变。 教育流动是社会流动的重要
倾斜,城镇户口一般比农业户口有着更高的社会 组成部分,教育流动将改变人们在收入分配过程
经济地位。 因此,人们将农业户口转变成为非农 中的不利地位,给人们带来社会经济地位提升的
户口视为向上流动。 户籍流动一方面客观上提高 机会。 理论界对教育流动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
了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使人们享有更多的机会 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代际教
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参照对象发生 育流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满意度 [14] ,有的学者认
改变,与那些出生时就是城镇户口的居民相比,显 为代际教育流动对人们的分配公平感没有表现出
然他们在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方面都相对欠缺, 直接效应,但通过归因偏好产生间接影响 [12] 。 另
因此他们的流动机会相对较少,收入分配公平满 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代际教育流动程度的不同会
意度相对较低。 因此,户籍流动对收入分配公平 影响收入不公平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当代际教
满意度的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 理论界在探讨户 育流动程度较低时,收入不公平与满意度是负相
籍流动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的关系时,很少涉 关的;当代际教育流动程度较高时,收入不公平与
及户籍、户籍流动与受教育年限的交互作用,导致 满意度是正相关的 [17] 。 笔者认为代内教育流动
研究结论出现偏差。 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对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正向影响,经历代内教
假设 1:户籍流动及其交互项对收入分配公 育流动的人们,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享受更多的
平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但其影响方向不确定。 社会资源,因此他们的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较高。
· 1 0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