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201901
P. 53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2019 年摇 第 1 期

   主品牌负面刻板印象(包括负面企业形象、负面                               [8] 朱强,王兴元. 产品创新性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
   国货形象、负面政府形象) 和不利的情感/ 规范因                        愿影响机制研究: 品牌来源国形象和价格敏感性的调节
   素(包括媒体渲染、国货意识淡漠、面子观和文化                          作用[J]. 经济管理, 2016(7): 107 - 118.
                                                       [9] 段巍, 邓若冰, 吴福象.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
   自卑)进行矫形和改变策略。 “塑形传播冶主要探
                                                   国制造品牌化———一个产品性能分解的分析框架[J]. 产
   讨拟建构的自主品牌正面形象( 包括企业/ 国货
                                                   业经济研究, 2018(3): 1 - 12.
   新形象、政府新形象) 和有利的情感/ 规范因素
                                                       [10] 兰庆强. 产品来源国形象与价格折扣对消费者
   (包括正确舆论导向、自主品牌情感、理性消费观
                                                   评价产品的影响机理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8.
   和文化自信)的塑形和培养策略。 (4) 整合传播                            [11] 顾媛媛,陈新华. 企业品牌的视觉塑造与品牌
   方式与框架建构策略。 主要根据自主品牌形象宣                          形象感知:从国际品牌形象探析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
   传的效果评价,结合拟建构的媒介框架,重点探讨                          中的形象设计途径[J]. 包装世界, 2008(6): 46 - 47.
   自主品牌形象提升的框架建构策略,增强“ 塑形                              [12] 姚金莹. 中国元素在自主品牌形象塑造中的运
   和矫形冶传播信息的说服力;同时探讨如何将传                           用[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1): 236 - 237.
   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增强信息的易得性和                               [13] 王秀丽,韩纲. “中国制造冶 与国家形象传播:
                                                   美国主流媒体报道 30 年内容分析 [ J]. 国际新闻界,
   代表性等。
                                                   2010(9): 49 - 55.
                                                       [14] 谢颖骏. 提升中国品牌来源国形象策略分析
       注摇 释:
                                                   [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5(2): 48 - 49.
       淤因篇幅所限,文中未列出由概念发展出范畴的开
                                                       [15] 韩永青. 中国媒体建构本土品牌形象的传播学
   放编码分析情况,留存备索。 作者邮箱:670141341@ qq.
                                                   思考[J]. 电视研究, 2015(8): 63 - 65.
   com。
                                                       [16] 吕艳丹, 张亚萍. 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自主品牌
       于因篇幅所限,文中未列出具体的回归结果,留存备
                                                   顶层传播战略研究:以国家领导人为载体的品牌传播模
   索。 作者邮箱:670141341@ qq. com。
                                                   型与机制[J]. 现代传播, 2015(4): 53 - 58.
                                                       [17] 王晓娟. 发挥公益广告作用 建树本土品牌形
       参考文献:
                                                   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9): 94 - 95.
       [1] 张燚,刘进平,张锐,等. 中国人国货意识淡漠的
                                                       [18] 左璐, 周颖. 销售国形象和商店形象对来源国
   影响因素模型及其引导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                        形象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
   究[J]. 兰州学刊, 2016(5): 181 - 195.
                                                   科学版), 2013(4): 624 - 629.
       [2] 张燚,刘进平,张锐. 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生                      [19] 袁卓君. 影响“中国制造冶原产地形象的因素及
   成的根源及抑制对策[ J]. 企业经济, 2014(11): 12 -
                                                   对策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0): 40 - 42.
   16.                                                 [20] 汪涛,张琴,张辉,等. 如何削弱产品来源国效
       [3] 郭斌,张燚. 本土乳品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的生成
                                                   应:产品信息呈现方式的影响研究[J]. 心理学报, 2012
   根源及抑制对策[J]. 广西社会科学, 2015(11): 84 -
                                                   (6): 841 - 852.
   90.                                                 [21] 张燚,刘进平,张锐, 等. 不同属性外国品牌负
       [4] 张燚,卢方杰. 中国消费者本土品牌刻板印象生                  面信息披露对品牌来源国认知的影响[ J]. 管理学报,
   成的动机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4): 593 - 601.
   2018(1): 66 - 83.                                   [22] 张燚,刘进平,张锐. 负面危机事件对品牌来源
       [5] 江红艳,王海忠,陈增祥. 心理加工模式对品牌                  国认知的影响:基于产品类型差异的调节作用[J]. 江西
   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如何看待新兴国家的“新线                       社会科学, 2016(1): 205 - 213.
   索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 189 -                [23] 张燚,李冰鑫, 刘进平. 网络环境下顾客参与
   200.                                            品牌价值共创模式与机制研究:以小米手机为例[J]. 北
       [6] 宋永高,水常青. 国内消费者对本国品牌的态度                  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 61 - 72.
   及其改变的可能性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04(2):                     [24] 刘小燕. 优化政府形象传播[ J]. 当代传播,
   41 - 45.                                        2005(1): 16 - 17.
       [7] 荀克宁. 品牌引领: 培育山东境外投资新动能                      [25] RAWWAS M Y A, RAJENDRAN K N, WUEHR鄄

   [J]. 理论学刊, 2017(4): 84 - 89.                    ER G A. The influence of world鄄mindedness and nationalism
    · 5 0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