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1805
P. 55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2018 年摇 第 5 期
要原因。 受环境和随机误差的影响,2005—2016 下降;中部和东北区内流通效率差异稳中有升;西
年间我国流通业规模效率被严重高估,纯技术效 部区内效率差异呈下降趋势。 从总差异的分解来
率则存在一定低估,而后者的幅度小于前者,因此 看,地区内差异远远高于地区间差异,考察期内流
导致综合技术效率被高估。 分区域指标显示,东 通效率的地区间差异稳中有升;地区内差异呈波
部和中部地区纯技术效率被高估,规模效率被低 浪式下降趋势;总体差异同地区内差异呈现相同
估,纯技术效率明显下降是导致东部和中部综合 的变化趋势。
效率真实值低于调整前效率值的主要原因;与此 (二)政策含义
相反,东北和西部地区的规模效率被严重高估,而 1郾 扩大流通企业规模,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
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规模效率明显下降是导致东 程度
北和西部地区综合效率真实值低于调整前效率值 实证结果显示,规模无效成为当前制约我国
的主要原因。 流通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基于此,一方面要重
2郾 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对我国流通效率产 点培育骨干龙头流通企业,使其做大做强,支持
生了显著影响 有竞争优势的流通企业跨地区和跨行业完成资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增加资本存量、二氧化 源整合,使用控股、兼并的方式,形成大批发商、
碳排放和运输里程的投入松弛量;经济发展水平 大代理商以及大物流商;另一方面,鼓励流通企
的提高有利于减少资本投入和运输里程投入松弛 业与供应链上的各类主体通过加强技术和信息
量,提高流通效率;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会显著减少 交流、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形成稳定的合作关
资本投入和运输里程投入冗余,从而有利于流通 系,增强供应链竞争力,从而提高产业集中度与
效率的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减少了各项投 流通效率。
入冗余,产生节约,有利于流通效率提升;教育投 2郾 加强流通产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业技术
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各项投入冗余,不利于流通 效率水平
效率提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强也会带来 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流通综合效率不高,尤其
各项投入松弛量的增加,对流通效率产生不利 是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存在
影响。 较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此,第一,东部地区要保持
3郾 流通业综合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 技术效率优势,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
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区块链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第
考察期间内,全国流通效率稳中有降,西部和 二,政府对中西部地区有条件和潜力的流通企业
东部地区的流通效率有所上升,其他地区呈现波 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充分调动企业引进新技术
动下降的趋势。 纯技术效率东部地区最高,中部 的积极性和提高技术融入的可能性;第三,鼓励企
地区纯技术效率最低,东北和西部地区纯技术效 业自主创新,对流通企业创新成果予以专利保护,
率比较接近。 规模效率东部地区最大且具有上升 对中西部流通企业关键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和人员
趋势;西部地区最小并小幅上升;中部地区规模效 支持,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提供保险,减少企业创
率 2010 年前低于东北地区,2010 年后两者相接 新的后顾之忧。
近,且存在波动递减的趋势,近两年有所上升;东 3郾 在合理控制流通效率区域差异的基础上,
北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近两年恢复性 促进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
上升。 实证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内部差异程度最高,
4郾 流通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空间差异 流通效率的区域内差异明显高于区域间差异。 基
泰尔指数分解的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内部省 于此,促进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协调发展,各地区须
际差异最大,东部其次,中部和东北地区内部流通 在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格局的同
效率差异比较接近,从 2010 年后东北地区开始稳 时,加强地区间流通产业合作与交流,积极消除市
定超过中部地区;从变化趋势看,2005—2016 年 场区隔和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信息、技术、人
间,东部地区内部流通差异比较稳定,近两年有所 才、资金的跨区域流动,尤其是西部落后省份,应
· 5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