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P. 58
第 35 卷摇 第 6 期 李宇立, 梁摇 娟, 袁晓红: 互捐行为中捐出方的运行效率
积的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 这与之前分三组进行 (二)研究启示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列 上述研究结论一方面表明了企业背景和互捐
(3)显示。 以互捐率为因变量时,总效率与互捐 行为本身,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资源依赖会对基金
率之间意外地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从列(4) 可 会的效率产生正面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背
见,在存在互捐行为的基金会中,互捐率与获取慈 景基金会委托代理问题的复杂性,本研究为企业
善捐助的能力和公益项目运行效率显著负相关。 背景基金会可能存在合谋 [8] 行为,协助企业粉饰
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那些主要依赖互捐方 财务报表 [11] 、输送利益和利润转移 [12] ,提供了来
式履行慈善使命和责任的基金会,对待募集善款 自基金会方面的间接证据。 因此,从互捐行为的
和公益项目运行较为敷衍。 捐出方看,互捐有助于实现慈善资源的优势互补。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但是,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公益基金会间
(一)研究结论 捐赠行为和信息披露的监管以及对捐赠资金使用
首先,互捐行为下作为捐出方的企业背景基 情况的监督,进而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金会表现出了更强的慈善资源获取能力、内部组 具体而言,监管部门可采取如下措施:(1)要
织管理效率、公益项目资源的输出能力,以及在此 求大额或频繁互捐行为中的捐出方和受赠方均须
基础上形成的总效率。 其中,在组织管理方面效 对互捐的合理性做出书面申明。 民政部门在公益
[28] 的研究结
率更高的结论与 Minciullo & Pedrini 基金会年检中应对此予以重点关注和检查。 (2)
论一致。 在剔除了互捐额之后,与那些没有交互 基于公益基金会的资源具有公共资本的属性,可
捐赠行为的基金会相比,存在互捐行为的企业背 由国家审计机构对较大规模基金会的财务状况和
景公益基金会仍然具有更高的资源获取能力和组 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并
织管理效率,但项目运行效率显著低于其他基金 着重关注互捐资金的流向。 (3)税务部门应针对
会,总效率的差异依旧具有显著性。 可见,发起企 免税资格和免税资源的获取与使用进行抽查和突
业给基金会注入的资金、物资、管理经验等有形或 击检查,并将互捐行为及其资金的收支情况作为
者无形的资源给公益基金会的运行效率带来了积 重点核查内容。
极的影响。 换言之,存在互捐行为的企业背景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基于捐出方的
金对发起企业存在资源依赖。 角度讨论互捐行为,未来的研究仍需要从受赠方
其次,大额慈善资源的沉淀表明,企业背景基 的角度审视互捐行为的效率。 此外,本文主要从
金会存在持续性的资产冗余情形,这在那些互捐 财务层面分析公益基金会的运行效率,从受益人
行为下作为捐出方的基金会中更为突出。 历年累 角度以及社会福利整体提升角度的非财务效率没
积的、主要来源于发起企业的资源未能被充分地 有涉及,这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领域。
投放至慈善项目,一方面降低了资源在整个社会
中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基金会充当了其发起企 注摇 释:
业盈余“蓄水池冶的作用。 因此,企业背景基金会 淤数据由“基金会中心网冶公益生态系统相关数据整
间的互捐行为,对于捐出方而言,具有更为严重的 理计算得出。 网址:http:椅 insight. foundationcenter. org.
cn/ fundflow/ index. aspx。
因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非效率问题。
于公益基金会获得的慈善资源通过具体的公益项目
最后,综合上述两个结论,在互捐行为下,作
供给受益人, 是慈善资源的使用过程, 即慈善 资 源 的
为捐出方的基金会具有较强公益项目资源输出能
“输出冶。
力,是源自互捐行为本身。 因此,企业背景公益基
盂现实中,公益基金会采用多种手段掩饰代理问题、
金会极有可能采用互捐行为掩饰代理问题,在形
在形式上满足法规要求,这类公益基金会呈现出来的是
式上满足公益项目支出比不得低于上年收入
组织运行的“伪效率冶。
70% 或不低于上年基金余额 8% 的法规要求。 由 榆FTI 是由基金会中心网开发、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
此,看起来富有效率的企业背景公益基金会的互 研究中心提供咨询,反映中国基金会的透明水平的综合
捐行为本身可能暗藏了“伪效率冶问题。 评价指标。
· 5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