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P. 50
第 35 卷摇 第 6 期 李宇立, 梁摇 娟, 袁晓红: 互捐行为中捐出方的运行效率
该阶段,基金会对发起企业的依赖主要表现在有 角看,一方面,基金会凭借其税收豁免、会计信息
形资源方面。 披露监管相对薄弱的特性,可能迎合其发起企业
在 O 阶段,即公益项目运行阶段,由于非营 转移利润的需求、吸纳来自发起企业的有形资源;
利组织普遍存在持续性的资源冗余情形 [23] ,因此 另一方面,在资源输出的过程中,利用相互捐赠可
基金会若将资源捐赠到那些专业性更强、掌握更 以便利地达到法规对项目支出最低限制的要求。
多最终受益人信息的组织,能够实现优势资源互 因此,两个阶段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均会使基金
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如果说公益目标是帕 会“看起来冶 具有较高的效率,即伪效率。 据此,
累托最优,公益事业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公益基 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设。
金会之间的相互捐赠则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的具体 H1:存在互捐行为的企业背景基金会作为捐
方式。 公益基金会通过互捐,受赠方可以将这些 出方具有更强的资源获取能力。
资源运用到项目中,不仅能够改善受益人的状况, H2:存在互捐行为的企业背景基金会作为捐
与此同时也提升了捐出方的项目运行效率。 在这 出方具有更高的项目运行效率。
一过程中,慈善资源的配置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三)P 阶段的资源依赖与委托代理问题分析
这与跨境旅游合作的帕累托最优实现路径具有内 及研究假设
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1郾 资源依赖
总而言之,互捐双方在拥有的资源方面具有 在 P 阶段,即企业公益基金会的组织管理过
互补性。 当彼此拥有资源的互补性越强、资源潜 程中,对发起企业的依赖主要体现在无形资源方
在的可使用程度越高、可替代程度越低时,在合作 面。 正如 Goh [25] 的研究:一个组织拥有的知识会
过程中恰当管理这种相互依赖性,将会推动合作 在另一个联系较为紧密的组织进行互动交流时发
目标的达成,最终提升双方的效率。 生转移,进而对接收知识组织的行为产生影响。
2郾 委托代理问题 企业背景基金会不仅能从企业获得货币资金、物
如果企业将捐资设立基金会作为盈余管理、 资等有形资源,而且能获得竞争经验、管理经验、
粉饰财务报表 [11] ,抑或转移利润 [12] 的一种渠道, 技术知识等无形资源。 同时,企业背景基金会的
那么企业背景公益基金会资源获取的整个阶段本 理事会成员通常是发起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这
身就充满了委托代理问题。 为资源的转移提供了便利渠道。
在 O 阶段,慈善组织管理层存在操纵和粉饰 2郾 委托代理问题
业务活动成本的行为 [24] 。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支 与其他基金会一样,企业背景基金会也具有
出比超出预期可能并不是因为该组织的效率较 所有者缺位和非分配约束的特征。 不同的是,企
高,而是一种特殊的会计处理。 我国 2014 年颁布 业背景基金会与营利性企业之间拥有不可分割的
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和 2016 年颁布 关系 [11] 。 虽然,依照资源依赖关系,基金会的良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六十条,都规定了 好运作能够对发起企业的形象、声誉产生积极的
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公益性支出的最低限 影响 [7] ,能够为发起企业带来间接的回报。 但
额。 因此,企业背景的公益基金会可能存在利用 是,基金会理事会的主要成员可能是发起企业的
公益基金会间的捐赠行为,以满足项目支出符合 高管 [1] ,甚至是股东或其代理人,在企业背景基
有关法规规定的动机。 也就是说,公益基金会间 金会运作时可能会直接干预和监督基金会的内部
的捐赠行为可能是捐出方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 管理,因此有可能将发起企业自身存在的低效管
即使企业背景公益基金会有较高的项目支出比, 理问题或委托代理矛盾传导至基金会。
盂 [23] 对非营利组织普遍
也可能是“伪效率冶 ———代理问题的特殊表现。 此外,正如 Core et al.
综上,从资源依赖视角看,无论是在 I 阶段基 存在的持续性资源冗余情形的关注,企业背景基
金会对发起企业注入的有形资源的依赖,还是在 金会还会存在类似于营利组织的“自由现金流冶
O 阶段企业背景基金会利用相互捐赠实现帕累托 问题。 虽然基金会持有过多资源能起到财务缓冲
改进,组织效率均得以提升。 从委托代理关系视 的作用,但是,一方面,与营利机构相比,基金会管
·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