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P. 114

第 35 卷摇 第 4 期          摇 摇 吴锟,王琎,赵越超: 居民家庭的过度负债:度量与特征

   摇 摇 1郾 过度负债家庭收入、净财富的分布特征                        过度负债家庭占比高于男性,而 A 、A 、A 、B 和
                                                                                  1  2  3   1
       收入的分组结果显示,收入最低组持有负债                         B 指标结果相反。 理论上讲,男性更偏好风险、
                                                    2
   家庭的占比为 18郾 5% ,随着收入的提高,负债家                      应酬等活动更多,因此户主是男性的家庭更可能
   庭的占比也越来越多,最高收入组中负债家庭的                           持有负债,大多数指标支持了上述理论。 户主婚
   占比达到 37郾 1% ,是最低收入组中负债家庭占比                      姻状态的分组结果显示,差距并不大。 但 A 、A 、
                                                                                          1  2
   的两倍。 有意思的是,D、A 、A 、B 和 B 指标度                    A 、B 和 B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在未
                           2  3  1     3            3  1     2
   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                            婚组家庭高于已婚组家庭,并且 A 、A 和 B 指标
                                                                                 1  3     1
   降;而 A 和 B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相                        差异明显;D 和 B 指标结果相反,并且 B 指标差
          1    2                                                  3                    3
   对收入呈现“ U冶 型变化。 净财富的分组结果显                        异明显。 是否有小孩家庭的分组结果显示,有小
   示,持有负债家庭占比关于家庭净财富呈“倒 U冶                         孩的家庭持有负债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没有小孩的
   型变化;D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与家庭                          家庭;过度负债家庭占比方面,除 B 指标之外,其
                                                                                  3
   净财富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但整体是下降的趋                           他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均在无小孩家庭
   势;A 和 B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随着                         中更高。
       2     3
   净财富的增加而下降;A 、B 和 B 指标则呈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素养也是影响居民
                         1   1    2
   “U冶型变化;A 指标呈“倒 U冶型变化。 收入预期                      家庭金融决策的重要因素             [25 - 28]  。 本文将居民家
               3
   的分组结果显示,从预期未来收入会降幅较大到                           庭按金融素养高低分成四组。 可以看到,持有负
   小幅增长再到大幅增长,持有负债的家庭占比分                           债家庭占比从金融素养最低组的 21郾 7% 到最高
   别为 29% 、18郾 4% 、29郾 4% 和 34郾 6% ,呈现“U冶型         组的 31郾 2% ,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 D、A 和 B
                                                                                         2    3
   变化。 D、A 和 B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占比情况显示,随着金融素
             1    1
   与收入预期之间呈现“U冶 型变化,而 A 和 B 指                      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过度负债的可能性会减
                                      3    3
   标呈现“倒 U冶 型变化;A 指标先增后减、然后再                       少;A 、A 和 B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关
                         2                             1   3    1
   增,但差距并不显著;B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                          于金融素养水平呈现“U冶型关系;B 指标关系较
                        2                                                          2
   庭占比在不同收入预期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                            为复杂,有升有降。
       2郾 过度负债家庭的人口学分布特征                               3郾 过度负债家庭的区域分布特征
       户主的人口学特征或家庭特征也是影响家庭                             本文进一步按照 1986 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
   负债决策的重要因素。 户主学历的分组结果显                           会议通过的“七五冶计划标准,把样本数据分为东
   示,在学历由低到高的过程中,持有负债家庭占比                          部、中部和西部,考察过度负债的区域分布特征。
   分别为 19郾 5% 、18% 、32郾 9% 和 43郾 7% ,呈现“U冶         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持有负债家庭占
   型变化。 户主学历越高,D、A 、A 和 A 指标度量                     比分别为 18郾 3% ,24郾 9% 和 34郾 2% ;D 指标表示
                             1  2    3
   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越大,B 占比越小;而 B 和                        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在西部地区最高,其次是中
                            3              1
   B 指标呈现“U冶 型变化。 户主年龄的分组结果                        部地区,东部地区最少,但也达到 34% ;A 指标、
    2                                                                                   1
   显示,从最年轻组到最年老组,持有负债家庭占比                          A 指标、A 指标、B 指标和 B 指标表示的过度
                                                    2       3       1         2
   分别为 32郾 7% 、25郾 4% 、15郾 5% 和 12郾 4% ,呈现递        负债家庭占比,均是中部地区最少,其次是东部地

   减的趋势,这与生命周期理论的预测是一致的。                           区,西部地区最大;而 B 指标表示的过度负债则
                                                                        3
   D、A 、A 和 B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关                       表示中部地区家庭发生过度负债的可能性最大,
       2  3    1
   于户主年龄呈现“U冶 型变化;A 和 B 指标度量                       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
                               1     2
   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而递                                (二)家庭负债与经济指标的对比情况
   减;B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占比则随着户主                              1郾 家庭负债的对比情况
       3
                                                                      [12]
   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户主性别的分组结果显示,                              D蒺Alessio & Iezzi  认为,尽管债务代表的是
   户主 是 男 性 的 家 庭 中 持 有 负 债 的 占 比 达 到              一种责任和义务,但并不一定是经济条件恶化的象
   29郾 9% ,明显多于女性家庭的 21郾 2% 。 在 D 和 B              征。 从表 4 的结果中可以看到,负债家庭的人均消
                                              3
   指标度量的过度负债家庭中,户主是女性家庭的                           费( consume _a)、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 income _ a)、

                                                                                       · 1 0 9 ·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