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P. 112
第 35 卷摇 第 2 期 孙武军, 李摇 政: “偿二代冶下寿险公司风险与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究表明偿付能力监管迫使保险公司谨慎防范风 有研究,本文将不再考虑公司“资产规模冶这一指
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的公司偏向于承担更高 标对公司风险管理的影响。 与此同时,本文引入
的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来增加收益以提高偿付能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冶 这一“偿二代冶 中新名词
力充足率,而且也能降低监管成本。 安超等 [9] 研 针对我国寿险公司进行资本与风险关系的研究。
究了我国寿险业资产风险、产品风险与资本的关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系,研究发现资产风险与资本比例并没有显著的 最近几年 P2P 快速发展,诸多保险公司疏于
相关性,产品风险与资本比例却呈显著正相关,产 对风险的控制创新出多款履约保证保险与 P2P
品风险与资产风险呈显著负相关。 赵桂芹、吴 平台合作,但在金融系统整体流动性收紧的背景
洪 [10] 采用 3SLS 方法研究了我国财险公司投资风 下,许多 P2P 平台出现提现困难甚至倒闭 [15 - 16] ,
险、承保风险和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险公 使得多家保险公司因此受到拖累,经营困难。 而
司投资风险与资本比例呈显著负相关,承保风险 作为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企业—保险公司,依靠风
与资本比例无显著相关关系。 王正文等 [11] 以风 险生存,更需要谨慎的控制风险。 早在 1930 年,
险管理的视角,对保险集团最优投资和承保比例 国外学者 Cramer [17] 在研究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
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保险集团最优投资和承保 文献中就提出了保险公司风险考量的新标准,即
比例模型。 将保险公司的风险分为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 而
在“偿二代冶实施之后,相关学者也进行了相 我国的“偿二代冶以风险为导向,运用在险价值等
应的研究。 王灵芝 [12] 探讨了“偿二代冶 下保险资 计量方法,能及时将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带来的
产的配置策略并对效率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在 风险变化迅速且直接地反映为偿付能力指标的变
施加偿付能力约束后,“偿二代冶下的有效边界优 动。 保险公司则相应地采取改善资本结构、改变
于“偿一代冶下的有效边界,资本的使用效率得到 投资策略、进行业务调整等方式保证偿付能力的
提高。 李秀芬等 [13] 在“偿二代冶 背景下发现从产 充足性。
品设计定价到投资策略制定,再到产品的重新修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当保险公司业务产品风
正设计可以由二层规划模型模拟,并提出将资产 险较高时,公司很难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增加资
负债利率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内,构建科学的资 金,所以这些公司预期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持有更
产负债管理模型。 陈秀娟等 [14] 从产品开发设计、 多的资本金。 Shrieves & Dahl [18] 的研究指出财务
资产负债管理、资产大类配置和企业全面风险管 拮据成本随破产概率递增,因此,当投资风险上
理方面探究了“偿二代冶 实施对寿险公司经营管 升,保险公司会立即提高资本比例以避免破产。
理的影响,认为“偿二代冶的实施有利于引导寿险 从偿付能力的角度看,投资带来的利润一方面能
公司提升资金运用风险管理能力,注重资本、风险 补偿其余风险所造成的偿付能力不足,但另一方
和价值的平衡。 面资产的亏损更可能进一步恶化保险公司的偿付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国内针对 能力水平。 但是,以规模为导向的“偿一代冶监管
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与资本关系的相关研究都是 体系下,寿险公司倾向于粗放扩张以及激进投资,
在“偿一代冶下开展的,并多以产险公司为研究对 从而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 在资本比例提高的同
象。 在“偿二代冶下,关于保险公司的研究大多聚 时,也意味着寿险公司的机会成本较大,从而预期
焦于资产的配置策略以及资产负债管理,而鲜有 利润降低,寿险公司更可能通过增加风险性资
文献研究寿险公司资本与风险的关系。 寿险公司 产的投资或者进行风险较高业务的承保获取更
承担着投保人长期的给付责任,其风险管理的能 高利润。 孙武军、崔皓月 [19] 研究也发现,“ 偿一
力对金融稳定、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 代冶监管体系下寿险公司的资本比例与投资风
此,本文以对比的视角来研究在“偿一代冶 “偿二 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寿险公司风险与资本的
代冶监管体系下我国寿险公司的风险管理问题。 良性正相关传导机制并未形成。 因此,我们提
由于“偿二代冶考虑风险比较全面,且不以规模为 出研究假设 1。
导向,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有别于已 H1:“偿一代冶下,寿险公司承保风险、投资风
· 1 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