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P. 81
第 35 卷摇 第 1 期 王雅茹, 刘淑莲: 企业声誉与并购溢价决策
身良好的声誉,并努力避免声誉折损所造成的负 为考察企业维持自身良好声誉动机下的企业并购
面影响。 现有研究表明 [6] ,企业声誉与利益相关 战略结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者对企业能否提供有价值产出的预期密切相关, 二、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因此维持自身良好声誉的迫切需求,可能会使企 (一)企业声誉与并购溢价
业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而做出高风险的投 声誉理论指出,企业声誉是企业过去行为和
[7] 的研究指出,高声誉企 结果的综合表现,它反映了企业能否持续提供有
资决策。 Haleblian et al.
业会通过并购活动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发展 价值的产出以满足特定利益相关者期望的能
的高期望。 然而,对于企业为了维持自身良好声 力 [8] 。 因此,企业声誉与特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
誉是否会实施高风险并购战略的问题,现有研究 的期望密切相关。 Haleblian et al. [7] 的研究也表
则并未给出明确解答。 因此,本文基于我国当前 明,企业声誉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是否能够
并购市场背景,考察了如下研究问题:如果企业过 满足其预期的看法。 如果企业过去在生产经营、
去的声誉较好,那么企业会为了维持高声誉而在 财务业绩、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超过了利益相
并购交易中支付较高的并购溢价吗? 当企业实际 关者的预期,那么企业将拥有良好的声誉;而如果
业绩低于期望业绩时,企业采取冒险战略行为的 企业各方面的表现低于利益相关者的预期,那么
需求会增强,那么这种业绩期望差距会影响企业 企业的声誉则会较差 [9] 。 现有文献还指出,良好
声誉与企业并购溢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吗? 的企业声誉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声誉回报,比
基于 2007—2017 年我国沪深 A 股上市公司 如获得更多的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股票价格、增强
样本,本文考察了企业声誉对企业并购溢价的影 企业盈利能力等 [10] ;但企业声誉的下跌则会使企
响,以及企业业绩期望差距的调节效应。 实证研 业遭受较大的损失,比如导致企业市场份额缩减、
究结果表明,如果企业的声誉越高,那么企业为了 企业价值贬损、破产可能性增大等 [11] 。 因此,出
维护自身声誉进行并购活动所支付的并购溢价越 于维护自身良好声誉的迫切需求,企业有动机采
高;如果企业的实际业绩与期望业绩(包括历史 取一定的战略行为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如
期望业绩、行业期望业绩和资本市场期望业绩) 研发投入 [12] 、技术创新 [13] 、投资战略 [8] 等。
之间的差距越大,那么企业声誉对企业并购溢价 尽管诸多企业都有着通过特定战略行为来维
的正向影响越强。 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为了维 护自身良好声誉的强烈动机,但是对于不同声誉
持自身声誉而付出高溢价的并购活动短期内会取 的企业而言,由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期望程度
得较好的并购绩效反馈,但长期来看对企业业绩 不同,企业做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也会存在差别。
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 并且,企业业绩期望差距 Mishina et al. [14] 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倾向于依据
越大,那么这种负面影响就越强。 企业过去的表现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对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 过去表现良好的企业做出过度乐观的估计。 随着
在四个方面:一是,现有研究虽已从多个视角考察 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为
了企业维持自身良好声誉的动机对企业战略行为 了满足投资者期望所面临的经营压力不断增加,
的影响,但是对企业声誉与企业并购行为关系的 企业采取冒险战略行为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薛
研究还非常有限。 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关于企 超凯等 [15] 的研究同样表明,投资者的期望压力会
业声誉的现有研究成果。 二是,尽管现有文献从 导致高声誉企业选择风险较大的投资策略,来达
多个层面考察了企业并购溢价决策的影响因素, 到与声誉相符的绩效表现。 因此,如果企业过去
但尚未有学者基于企业声誉视角展开探讨。 本文 的声誉较好,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期望相对较高,
拓展了企业并购溢价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三 那么企业为了维护自身良好声誉做出冒险战略决
是,本文还考察了企业业绩期望差距在企业声誉 策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如果企业过去的声誉较差,
与企业并购溢价关系中的调节效应,这为学者们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期望相对较低,那么企业做
考察企业业绩期望差距如何影响企业战略行为提 出冒险战略决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四是,本文进一步的研究也 Haleblian et al. [7] 的研究指出,并购是企业短
· 7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