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201903
P. 47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2019 年摇 第 3 期
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 中指出,要建设“ 一核双 模等三个方面的 10 个指标。 孙剑 [8] 认为,农产品
层、五通道、多中心冶的环首都鲜活农产品流通网 流通效率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流通速度指
络。 这些措施的出台和规划的实施促进了京津冀 标、效益指标和规模指标。 张磊等 [9] 主要对宏观
农产品流通的发展,但目前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仍 层面流通效率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其中的投
存在短板。 如区域协同发展不足;河北省的鲜活 入主要指流通过程中所耗费的交易费用和流通费
农产品生产量已经达到 8 000 万吨,但河北省供 用,产出主要指流通各环节中所实现的附加价值
应京津市场只占到整体市场的 3 成 ~ 5 成;流通 的总和。 郭守亭、俞彤晖 [10] 认为,流通效率表现
主体以个体农户形式存在较多,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流通体系的综合效率,主要包含企业效率、资本
发展规模小,跨区域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 效率、市场效率和人员效率。 陈宇晗 [11] 主要对微
少;流通客体方面,由于消费需求改变和消费质量 观层面的流通主体进行了流通效率的评价研究,
的提高使得对农产品的标准化、质量和规模等方 其中投入指标主要由成本指标、时间指标和人力
面要求更高;流通载体方面,基础设施布局仍不合 资源指标构成,产出指标主要由柔性指标、财务状
理、冷链物流应用率低、批发市场基础设施简陋 况指标和服务水平指标所构成,进而构建了农产
等;现代流通模式发展滞后;流通环境方面信息化 品零售终端的效率评价体系。 雷蕾 [12] 运用数据
程度不高等。 上述问题降低了京津冀农产品流通 包络分析(DEA)中的 Malmquist 指数分析方法对
体系的运行效率,提高了运行成本,因此深入研究 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评
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运行效率和影响因素具有 价,研究发现零售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
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变化。
一、文献综述 关于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徐振
对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内涵的界定,学术界存 宇 [13] 借鉴国外经验指出,自愿联合的农民合作
在不同的看法。 许春华、金虹 [2] 提出构建农产品 组织和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等是提升流通效率
市场体系、农村经济信息网络体系、农业科技创新 的关键因素。 欧阳小迅、黄福华 [14] 指出,农产品
体系和农业政策法规体系,从而与国际接轨。 李 物流基础设施、农村劳动力素质、信息化水平对
志萌 [3] 指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包括规范和健 于农产品物流效率具有重大影响。 任兴洲 [15] 认
全的市场体系、形式多样的市场主体、现代的流通 为,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公共投资和服务的供
网络信息体系和现代管理机制。 常剑 [4] 认为农 给相对不足等影响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 郭艳
产品流通体系由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市场环节 等 [16] 指出,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支持、相关流通
组成,三种环节的联结构成农产品流通渠道,活跃 资本、相关从业人员资源的投入和消费者的消
在流通渠道上的买卖双方是广义上的农产品流通 费水平对农产品流通效率有 正 向 作 用。 金 赛
者,由此构成农产品流通体系。 王家旭 [5] 指出农 美 [17] 指出,交通运输、仓储条件、交易市场和电
产品流通体系由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载体、 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农产品流通效率有正向影
流通环境、流通模式五大类要素构成。 刘依林 [6] 响。 柳思维、周洪洋 [18] 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高
认为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流通 度化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本省份流通产
组织和流通渠道的总称。 本文比较倾向于王家旭 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对相邻省份
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界定,农产品流通体系包括 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抑制效应, 研
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载体、流通环境、流通模 发强度和连锁化程度的提升对流通产业全要素
式五大类要素,这个界定比较全面。 生产率的增长作用非常明显,但产业政策的直
关于 于 流 通 效 率 的 评 价 方 面, 李 骏 阳、 余 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比较小。
鹏 [7] 指出,商品流通效率主要表现在商品流通各 总体上看,学者在农产品流通研究方面取得
环节中所耗费的流通资源和所花费的流通时间 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产生
上,包括流通的速度和流通所耗费的成本两个方 了深远的影响,但对于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和影
面;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周转率、效益和规 响因素的研究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且大部分从
· 4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