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 - page 21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摇 摇 摇 摇 2015
年
摇
第
6
期
比就远远高于中国
。
但是这种发展路径的演变趋
势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
一是以服务业生产率持续
不断地提高
,
来获得经济增长
;
二是服务业生产率
提高之后
,
增强了对制造业的技术溢出和需求拉
动
,
制造业占比呈倒
U
型变化
。
就每一条路径而言
,
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增长
率的差异
、
人均收入增长的需求弹性变化仍然可
以用来解释其形成和变化
。
但是决定部门间劳动
生产率
、
收入需求弹性变化方向的因素却取决于
各个国家特定的技术变迁
,
以及随技术变迁而发
生的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和相应的体制
、
意识形态
的动态调整和变革
。
这些因素的作用可分别从以
下几个方面阐述
。
(
一
)
技术变迁对服务业兴起的影响
首先
,
根据
“
标准模式
冶,
一国的服务业在经
济结构中的比重与其人均
GDP
水平相关
。
技术
变迁作为各国人均收入差异的主要来源
[13]
,
间接
地决定着服务业发展程度的差异
。
技术创新从兴
起到被其他后发国家广泛采用通常有一个很长的
迟滞
。
[14]
迟滞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对新技术吸收采
纳是有成本的
,
有障碍的
,
这与新技术的使用效率
有关
。
由新技术兴起和应用带来的生产率变化发
生于资本和劳动力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再配
置过程中
。
对于资本要素的变化
,
体现在投资特
定性
( investment鄄specific)
技术变迁中
,
在既定的
资本
—
劳动比下
,
这种投资特性的技术变迁实际
上就是资本偏向的技术变迁
愚
,
随着新技术物化
的机器设备供给的不断积累
,
机器设备的价格呈
现出下降的趋势
,
投资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刺激
这种新技术的投资
。
另一方面
,
新技术的物化又
将淘汰落后的机器设备
,
吸引新的机器设备投资
,
并使技术研发中的劳动力从落后技术
、
落后设备
中转移出来
,
进入新技术研发及其物化的设备制
造部门
。
只要新技术带来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淘汰
落后技术造成的损失
,
总体劳动生产率水平就将
呈现净增长
。
[15]
在劳动力供给既定的情况下
,
资本偏向的技
术变迁带来机器设备投资的增长
,
不仅提高了密
集使用这些机器设备的产业的资本密集度
,
实现
了产能的扩张
,
也使得机器设备本身制造的产业
范围和规模得以扩张
。
这些部门的扩张会使得劳
动力相对稀缺
,
进而引起劳动力工资上升
,
这又将
进一步刺激节约劳动的新技术发明和运用
,
但是
由此将导致劳动力再配置出现双向流动
。
一个方
向是来自于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动
。
该类型劳动力
在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的部门中被机器设备挤
出
,
而新技术兴起后进入广泛的运用阶段通常使
技术不断地标准化
,
由此又增加了对低技能劳动
力的需求
[16]
,
但是这些新增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
可能出现在其他部门
。
例如
,
信息通信技术的设
备在服务业得到广泛投资和运用后
,
就新增了相
应的劳动力需求
。
另一个方向是来自于高技能劳
动力的流动
。
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需要知识密
集型要素的投入
,
高技能劳动力本身就是知识的
化身
,
因此
,
在投资特定性技术进步中
,
机器设备
投资扩张和分工深化的同时
,
对高技能劳动力的
需求也在增加
,
这就使得高级技能劳动力不断地
从落后技术
、
落后机器设备制造和使用部门中转
移出来
,
以及从进入标准化阶段的机器设备使用
中转移出来
,
进入新技术及其物化的机器设备的
研发和创新活动中
。
这些转移既发生于制造业内
部
,
表现为制造业内部的再配置效应
,
又因劳动力
需求增长可能引起工资上升
,
从而引发劳动力在
部门间的再配置效应
。
如果放宽劳动力供给不变
的限制
,
从长期看
,
可以表现为这样一些情形
,
例
如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自然增长
、
机器设备在家庭
生活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
,
劳动力供给从相对过剩的部门转移出来
。
这里我
们侧重分析这种持续增长主要来自于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的情形
。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
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的
早期阶段
,
对新技术及其物化的机器设备需求主
要是对适用于工厂制中的大规模劳动力投入和操
作
,
将加工制造环节变得较为简单以适应低技能
劳动力就业扩张的需求
。
相对应地
,
这种技术变
迁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有限
。
如果新增就
业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较
高
舆
,
甚至在逐步增长
,
那么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将
相对过剩
,
导致其工资相对降低或增长较为缓慢
。
这些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可能更多地分布于科教文
卫和公共服务业等使用知识密集程度较高服务的
部门
。
当工业化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时
,
劳动
力在农业
、
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部门内部或部门
之间将进行再配置
,
反映各部门生产率的变化
。
·61·
1...,11,12,13,14,15,16,17,18,19,20
22,23,24,25,26,27,28,29,30,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