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08
第 35 卷摇 第 5 期 孙自愿, 梁摇 晨, 卫慧芳: 什么样的税收优惠能够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创新
摇 摇 同样按照市场化指标中市场中介组织发育 区,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企业的技术
程度和法制环境指标将样本分组,以得分均值 9 创新成果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模仿者学习并生产
为分界得到法制环境完善组和法制环境不完善 出相近技术含量的替代品,从而弱化了企业创
组。 表 7 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法制环境较完善 新活动的收益。 相反,健全的法制环境降低了
的地区,税收优惠强度、研发费用加计 扣 除 政 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外溢性,更好地调动企业
策、优惠税率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作用 追求创新成长的积极性,使税收优惠政策发挥
整体而言都更加显著。 在法制 建 设 落 后 的 地 出更好的创新激励效果。
表 7摇 基于法制环境分组的回归结果
法制环境完善 法制环境不完善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 ***
0郾 215 0郾 101
Tax
(12郾 61) (6郾 42)
*** ***
0郾 258 0郾 128
Deduction
(13郾 94) (7郾 31)
*** ***
0郾 124 0郾 105
Taxrate
(8郾 91) (7郾 18)
其他控制变量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 *** *** *** *** ***
- 13郾 471 - 12郾 932 - 12郾 648 - 9郾 873 - 9郾 620 - 9郾 531
常数项
( - 19郾 75) ( - 19郾 15) ( - 18郾 19) ( - 12郾 49) ( - 12郾 21) ( - 12郾 09)
样本量 1 876 1 876 1 876 1 510 1 510 1 510
2
R 0郾 339 0郾 35 0郾 312 0郾 208 0郾 214 0郾 213
*
摇 摇 注: *** 、 ** 和 分别表示在 1% 、5% 和 10% 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 T 值;受篇幅限制,表中仅展示了对创新质量的
回归结果。
摇 摇 2郾 基于企业特质的分组检验 非国有企业对企业创新效果和创新质量的影响作
本文以样本企业规模均值为参照依据,将样 用都更为明显。 这说明,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
本企业分组为大规模企业和小规模企业。 回归结 新产出的影响在考虑到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时是
果 表明,在大规模企业,无论是税收优惠强度还 存在差异的。 整体而言,由于国有企业具有更多
于
是具体优惠政策对创新质量和创新效果的激励作 政府补贴的天然优势和高额的行业垄断利润,在
用都要更强一些。 小规模企业资源实力较弱,开 追求经济目标之外承担着更多的政治目标和社会
展创新活动时往往面临着研发资金不足、科技人 职能 [33] ,从事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技术创新活
员缺乏、设备更新慢等限制条件,技术创新水平较 动的动机相对较弱,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产出在
低。 而大规模企业因其资源优势及研发能力,享 非国有企业起到更有效的激励作用。
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后能够在创新成果产出上带来 (四)稳健性检验
更大的提升。 因而,与小规模企业相比,税收优惠 1郾 内生性检验
政策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明显。 为了解决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过
此外,本文还依据企业的产权性质,将企业分 程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偏差而导致的内生性问
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 回归结果表明,税收 题,本文分别以税收优惠强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优惠强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质 政策及优惠税率政策的滞后一期值作为工具变
量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对创新效果 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2SLS) 进行检验。
的激励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 同时,优惠税率在 表 8 的回归结果显示,hausman 检验拒绝原假设,
· 1 0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