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 - page 11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摇 摇 摇 摇 2015
年
摇
第
2
期
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过分强调经济增长速度
,
忽视
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
特别是在畸形政绩观引导
下
,
地方政府通过盲目上项目
、
扩投资
,
干预微观
主体的生产经营决策
,
片面追求
GDP
绝对值的增
长
,
忽略了其他因素
,
比如经济结构的平衡
,
环境
成本
,
社会福利等等
。
正是由于过分强调通过政
府干预来克服市场失灵现象
,
强调政府在资源动
员和配置上的作用
,
导致制度供给固化
,
形成负反
馈效应
。
转型经济体制和强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
实际上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向效率驱动的
增长模式造成了障碍
。
因此
,
若要提高经济增长
质量和效益
,
必须要切实改变重数量轻质量
、
重速
度轻效益的做法
。
通过着力提高提高劳动生产
率
,
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使经济发
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
、
劳动者素质提高
、
管理创新
驱动
。
为此
,
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深入推进改革
,
提升经济增长效率
。
(
一
)
深耕规模效率
同欧美发达经济体的企业相比
,
中国企业普
遍存在规模扩张不足的问题
。
从生产角度看
,
由
于金融结构存在扭曲
,
导致社会整体融资难
、
融资
成本高
,
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缓慢
,
部分优势企业难
以做大做强
。
同时
,
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的存在
导致竞争尚不充分
,
特别是僵尸企业长期存活
,
占
用并浪费大量金融资源
,
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和
结构优化
。
从需求角度看
,
缓慢的城镇化进程拖
累了国内企业对本土市场开发
,
导致企业过分依
赖出口
。
尽管统计数据显示
,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
经到达
53郾 7% ,
但是仍有约
2
亿人无法享受到城
市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
,
缺位的社会保障在很大
程度上抑制了进程务工人员的消费能力
(
陈斌开
等
,2010)
[5]
。
部分小城镇由于人口集聚不足
,
无
法摊薄供给成本
,
导致基础设施不足
、
公共服务能
力严重滞后
(
沈坤荣
,2014)
[6]
。
因此
,
在发挥规
模效率方面中国企业仍需下大功夫
。
首先
,
要深
化金融改革
,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
努力消除金融
歧视
,
为优势企业的规模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
其
次
,
要努力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
让市场竞争机制充
分发挥作用
,
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
,
整个社会各
类资源
,
实现行业跨越发展
。
第三
,
要紧抓新型城
镇化建设这一重大机遇
,
深耕国内消费市场
,
掌握
国内个性化
、
多样化消费需求趋势
,
开发相应产
品
,
提升产品竞争力
。
(
二
)
优化配置效率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长足进
步
,
然而大部分改革仍有待深化
,
各种有形无形的
制度壁垒
,
妨碍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参
与主体的公平竞争
。
比如
,
金融体制
、
户籍制度和
城乡统一用地市场改革滞后
,
导致资金
、
劳动力和
土地等生产要素低效流动
。
另一方面
,
计划经济
时期强调政府动员
、
配置资源的陈旧思想依然存
在
,
政府仍然存在干预资源配置的动机和能力
,
特
别是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
,
不合理干预太多
,
通
过不断扩权
,
严重压抑了市场成长空间
,
造成效率
损失
。
因此
,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有赖于真正
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首先
,
要打破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
,
消除对民营经济的
歧视
,
破除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
“
玻璃门
冶 “
旋
转门
冶
和
“
弹簧门
冶,
允许并鼓励社会资金向养老
、
医疗
、
教育
、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流动
,
提升社会资
源配置效率
。
其次
,
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
革
,
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
努力打造有效政
府和有为政府
,
减少政府缺位乃至不作为问题
。
第三
,
统筹城乡
、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完善主
体功能区定位
,
调整政绩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
。
(
三
)
提升技术效率
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
创新能力已
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
志
,
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某种程度上就是自主创
新能力的竞争
。
长期以来
,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典
型的粗放式特征
,
更多的依赖投资拉动和产能扩
张
,
而科技创新的贡献偏低
。
这也导致我国经济
发展出现高端制造缺乏
、
产业链高端环节缺失等
问题
,
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不
多
。
同时
,
高投入
、
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严
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
因此
,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
必须着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
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
。
首先
,
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的科技创新体系
,
加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动力
,
引
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
其次
,
密切科研院所
、
高校与企业的联系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推进科技
资源共享机制
。
第三
,
健全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
加
快各类鼓励创新政策的实施
,
完善政府科技创新
补贴的使用方式
。
·6·
1...,2,3,4,5,6,7,8,9,10
12,13,14,15,16,17,18,19,20,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