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P. 45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2020 年摇 第 2 期
摇 摇 表 3摇 企业 FTA 利用率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4 模型 5 模型 6
*** *** *** *** *** ***
摇 摇 0郾 193 9 0郾 245 3 0郾 261 7 0郾 264 9 0郾 268 6 0郾 269 7
MES
(0郾 028 3) (0郾 031 7) (0郾 032 4) (0郾 033 1) (0郾 033 2) (0郾 033 3)
*** *** *** *** ***
0郾 121 2 0郾 088 0 0郾 085 5 0郾 094 1 0郾 094 2
TIM
(0郾 029 2) (0郾 032 1) (0郾 032 6) (0郾 032 7) (0郾 032 7)
** ** * *
- 0郾 082 5 - 0郾 076 8 - 0郾 065 0 - 0郾 065 4
RUL
(0郾 033 5) (0郾 035 7) (0郾 035 9) (0郾 035 9)
- 0郾 016 9 - 0郾 016 2 - 0郾 015 6
NTB
(0郾 036 5) (0郾 036 7) (0郾 036 7)
*** *** *** *** *** ***
0郾 755 1 0郾 525 4 0郾 518 6 0郾 518 7 0郾 411 2 0郾 400 2
EXP
(0郾 035 7) (0郾 055 5) (0郾 055 6) (0郾 055 6) (0郾 058 6) (0郾 059 8)
*** *** *** *** ***
0郾 304 0 0郾 317 0 0郾 316 1 0郾 177 1 0郾 166 5
PRI
(0郾 055 5) (0郾 055 8) (0郾 055 8) (0郾 060 8) (0郾 061 9)
*** ***
0郾 290 7 0郾 255 0
NET
(0郾 050 3) (0郾 063 2)
0郾 060 2
NBS
(0郾 064 6)
*** *** ** ** *** ***
0郾 189 0 0郾 176 8 0郾 173 5 0郾 173 1 0郾 187 6 0郾 186 1
TYPE
(0郾 067 5) (0郾 067 8) (0郾 067 8) (0郾 067 8) (0郾 068 0) (0郾 068 0)
*** ** *** *** *** ***
0郾 181 5 0郾 171 8 0郾 174 7 0郾 174 7 0郾 188 1 0郾 185 9
SIZE
(0郾 066 9) (0郾 067 1) (0郾 067 1) (0郾 067 1) (0郾 067 3) (0郾 067 3)
0郾 025 4 0郾 046 9 0郾 044 9 0郾 045 2 0郾 040 4 0郾 038 6
FOREIGN
(0郾 078 5) (0郾 078 8) (0郾 078 8) (0郾 078 8) (0郾 079 0) (0郾 079 0)
样本量 1 683 1 683 1 683 1 683 1 683 1 683
Log likelihood - 1 886郾 476 - 1 860郾 947 - 1 857郾 911 - 1 857郾 804 - 1 841郾 066 - 1 840郾 631
2
Prob > chi 0郾 000 0郾 000 0郾 000 0郾 000 0郾 000 0郾 000
2
Pseudo R 0郾 123 0郾 135 0郾 136 0郾 136 0郾 144 0郾 144
摇 摇 注:括号内为标准差; *** ** *
、 、 分别表示 1% 、5% 和 10% 的显著性水平。
所以出现这种差异,还是在于研究对象的差异。 的负向影响。 其原因主要在于,多种原产地规则
本文是以中国—东盟 FTA 作为研究对象,而冯帆 可能会交织在一起形成“意大利面碗冶效应,由此
等 [14] 主要是以中国—瑞士 FTA 作为分析对象, 会增加企业利用 FTA 出口的固定成本,从而降低
瑞士的经济体量较小,中国企业对瑞士的出口占 企业对 FTA 的利用率。 NTB 的系数虽为负但是
比也小,这使得他们的研究结论可能很难具有一 并不显著,表明进口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数量并
般的代表性。 不会显著影响到企业利用 FTA 出口的积极性,这
RUL 的系数都显著为负,表明多种原产地规 可能与东盟各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数量不多有
则的存在确实会对企业利用 FTA 出口产生显著 关。 EXP、PRI、NET 这三个变量的系数都为正且
· 4 0 ·